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本网站投稿信箱:yzdb@163.com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当前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聚焦河北>>为平安河北建设筑牢法治根基 ——我省初步建成安全领域法规体系
为平安河北建设筑牢法治根基 ——我省初步建成安全领域法规体系
发布时间:2025-11-12 9:09:38   来源:河北法治报
【字体: 】     打印

国以安为兴,民以安为乐。

河北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始终把平安河北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谋划推进,聚焦经济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出台法规近20部,涉及经济发展、生产消防、治安管理等方面,初步形成了社会安全领域法规体系,为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北筑牢坚实法治保障。

全力守护经济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省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新型能源、基础设施、资金监管等重点行业安全屏障,推动塑造有利于发展的安全环境,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能源保供是重大民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百姓冷暖。为确保能源安全,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出台《河北省电力条例》《河北省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等,大力推进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开发利用,通过法治手段加强电网规划建设,提高用地用林用草等要素保障能力,破解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和储能的难题,积极打造“发、输、储、用”全产业链条,为建设新型能源强省,构建“风、光、水、火、核、储、氢”多能互补的能源格局夯实法治基础。

据了解,绿电已经成为河北吸引投资、发展产业的金字招牌,全省1000余家规模以上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竞逐产业新赛道。

基础设施安全是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基础。河北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省份,没有大江大河过境,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改写了河北的供水格局。截至今年4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河北供水233亿立方米。

为确保南水北调工程安全平稳运行,守住我省用水的生命线,省人大常委会出台《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管理条例》,成为全国首个专门规范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地方性法规,对设施管理和保护、水量调度和供水管理、水质保障等作出规范,维护受水区域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河北是全国重要的沿海省份之一,拥有各类渔船7000余艘、渔港25座,渔业安全生产管理任务艰巨。为管好渔业船舶,守护海上安澜,省人大常委会出台《河北省渔业船舶管理条例》,要求实行船港人全要素、从出港到入港停泊全过程闭环管理,为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此外,为发展现代种业,保障粮食安全,《河北省种业条例(草案)》正在紧锣密鼓地调研修改中,通过规范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优良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经营和管理等行为,提高种子质量,切实把种子安全攥紧攥牢。

为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省人大常委会出台了《河北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重点加强政府预算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严防新增债务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全力守护生产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法治手段助力安全生产工作,健全制度,严格监管,切实让人民群众安心放心。

为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出台《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以100条的大体量,科学回答了安全生产“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切实把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落到实处,是一部安全生产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规。

为加强消防安全,修订《河北省消防条例》,对容易发生火灾的公共交通、电气防火、用电安全、燃气安全等进行了明确规范,特别是对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电动自行车的消防安全进行了专门规定,明确要求公共建筑、住宅区电梯应当采取逐步加装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智能阻止系统等措施,消除消防安全风险隐患。

在省人大常委会指导下,各市人大常委会纷纷行动起来,出台了《张家口市安全生产条例》《邯郸市消防车通道管理条例》《唐山市消防车通道管理规定》《承德市野外用火管理规定》……全省上下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严格落实落细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加强消防、燃气、危化品、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和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市场、仓库以及医院、学校、养老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监管,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防汛安全作为生产安全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受到全省上下高度关注。2024年初,省人大常委会及时出台《河北省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条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宗旨,按照应转尽转、应转必转、应转早转、适当扩面的原则,重点针对我省人员转移工作涉及的关键问题作出规范,在2024年、2025年汛期为规范防汛避险人员转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针对今年汛期我省雨情、水情等特点,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调研组深入承德、保定、唐山等地县区调研,深刻总结近两年工作经验,还将对条例进行修改完善。

全力守护公共安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省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把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作为大事要事,通过法治手段有效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百姓看平安,关键看治安。2024年,省人大常委会出台《河北省平安建设条例》,这是我省平安建设领域第一部综合性法规,通过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切实推动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修改《河北省多元化解纠纷条例》,通过明确和解、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多种化解途径,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途径。与此同时,《河北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也已进入审议阶段,直面我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新问题、新挑战,突出鲜明地方特色,必将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为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省人大常委会出台《河北省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针对民用建筑装饰装修中容易影响建筑质量安全和施工安全的行为作出规范,重点聚焦当前监管措施少、监管力量弱的限额以下装饰装修工程,让承重墙不再承受乱拆之“重”;修改《河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要求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审批《衡水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沧州市电梯安全条例》等,对电梯生产和经营管理行为、维护保养管理、电梯安全监督管理等作出规定,切实保障居民“上下”安全。

查看生产环境、了解业态情况、询问经营难题……今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会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立法调研组,就《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已经走访调研“三小”业态及乡镇审批大厅等20余个点位,深入了解行业相关情况。本次修订主要聚焦食品检验管理、地方传统美食保护、网络餐饮监管等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

为确保食品安全,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省人大常委会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规。为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加强畜禽屠宰管理、促进行业发展,出台了《河北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聚焦畜禽屠宰全链条监管这条主线,细化待宰静养、屠宰分割、检疫检验、储存运销、无害化处理等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内容;为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防控人畜共患传染病,修订了《河北省动物防疫条例》,从预防、控制、净化、消灭动物疫病的各环节进行规范,有效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人体健康。(梅晓 段美)

责编:陶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