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本网站投稿信箱:yzdb@163.com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当前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聚焦河北>>营造更有活力、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市场环境
营造更有活力、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市场环境
发布时间:2025-11-27 8:44:33   来源:河北日报
【字体: 】     打印

  11月26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展示“十四五”以来全省市场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成效。

  全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市场环境更加优化、市场安全稳中向好。“十四五”以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积极营造更有活力、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市场环境,全力守护质量安全底线,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与创造力

  “十四五”以来,省市场监管局不断优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有效激发经营主体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

  “我们通过全流程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与创造力。”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张学军说。

  市场准入更加规范。我省深化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改革,按照新《公司法》要求,指导存量和新设公司按期认缴,遏制天价出资、超长出资、盲目出资等市场乱象,有效提升注册资本“含金量”。推行登记注册“实名认证”,加强住所信息核验,防止冒名登记、虚假地址登记,拧紧登记管理“安全阀”。

  市场退出更加顺畅。我省进一步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帮助企业解决在注销过程中遇到的股东失联、公章遗失等实际困难。全面实施经营主体简易注销登记,确保无债权债务经营主体能够通过简易程序,最短21天就可以退出市场。

  企业办事更加高效。我省围绕减环节、压时间、降成本,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推广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扩大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截至今年10月底,存续状态经营主体下载电子营业执照943万次,累计使用3031万次,极大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

  监管执法更加公正。省市场监管局持续扩大部门联合抽查事项范围,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监管格局基本形成。发布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着力防范“小过重罚”。

  我省还坚持构建源头防范、重点整治、规范引导的竞争治理体系,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重大政策措施会审、举报处理回应等制度机制,常态化组织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抽查。“十四五”以来,全省共审查新出台政策措施47493件,修改调整383件,各级政策制定机关审查主体责任有效压实。

  ■ 强化高质量知识产权供给与高效能转化运用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纽带与桥梁。

  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赵彦军介绍,我省将知识产权工作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支撑,强化高质量知识产权供给与高效能转化运用,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推动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创新培育方面,聚焦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专利预审服务全覆盖,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构筑区域竞争新优势注入强劲动能。颁发数据知识产权证书886件,形成“四先”经验在全国推广。

  转化运用方面,高质量推进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发布首批高校公开实施专利清单7000余项。深入推进地理标志商标品牌运用促进工程,实施“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工信厅等部门确定八条重点产业链,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强链增效专项行动。培育专利产业化企业示范标杆,聚焦499家入库企业实施精准服务,引导604家企业开展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试点,进一步促进专利成果产业化应用,提升市场竞争力。

  ■ 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陈佩鸿介绍,“十四五”以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推动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严防各类风险,严守安全底线,全省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聚焦重点品种,狠抓食品全过程监管。市场监管部门紧盯百姓“一日三餐”必需的米面油、肉蛋奶、果蔬茶等大宗食品,严把许可准入关。结合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和重要节日,组织开展抽检,严防问题食品流向餐桌。

  聚焦群众关切,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治理。针对“一老一小”食品安全,加密体系检查、强化质量管控。针对外卖点餐、直播带货、网络购物等新兴业态,强化对平台企业合规指导,加大专项抽检力度。

  聚焦风险隐患,重拳整治重点突出问题。持续开展风险隐患治理工作,动态调整食品安全领域风险隐患清单。会同教育、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狠抓“校园餐”、制售假劣肉制品等系列专项整治。

  ■ 消费维权效能大幅提升

  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事关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和切身利益。

  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张志杰介绍,“十四五”以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从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公众参与三个方面综合施策,有力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协同联动开展京津冀区域消费维权工作。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多维度、多渠道、多场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与北京、天津联合开展“普及消费知识·提高维权能力”进市场、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协同推进无理由退货工作,实现消费者就近退货、便捷退货。截至10月底,全省参与线下无理由退货实体店已达6431家,累计退货金额5.2亿元。

  稳步推进消费纠纷源头化解。推动6662家企业建立消费者投诉处置工作制度,源头化解消费纠纷9.26万起,企业自律意识与纠纷自主化解效能显著增强。

  多措并举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在大型商超、旅游景区等消费较为集中的场所,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实现就近投诉、便利维权。目前全省共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5997个,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7亿元。“十四五”以来,全省12315系统共接收投诉举报咨询信息775.46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56亿元。

责编:陶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