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夯实法治社会建设根基的关键一环。为进一步提升小学生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9月18日,高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张孜晗以法治副校长的身份,走进孙家庄小学,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法治教育公开课,用法律之光点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课堂伊始,张孜晗助理并未急于讲解枯燥的法律条文,而是以“法”字的渊源为切入点,用生动的语言追溯汉字“法” 的演变历程——从古代传说中象征公平正义的“獬豸”神兽,到现代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的核心意义,让孩子们在文化溯源中初步建立对“法”的认知,激发学习兴趣。随后,她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将授课重点聚焦于“校园霸凌”这一青少年成长中的突出问题。
为让抽象的法律知识变得具体可感,张孜晗助理选取了多个发生在校园周边的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校园霸凌的主要形式:无论是肢体上的推搡殴打、言语中的辱骂嘲讽,还是故意孤立、散布谣言等隐性伤害,都属于校园霸凌的范畴。同时,她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校园霸凌行为可能涉及的法律责任,明确告知同学们 “欺凌行为不仅伤己害人,更会触犯法律红线”。
授课过程中,互动问答环节让课堂氛围愈发活跃。“如果看到同学被欺负,我应该怎么做?”“被霸凌后不敢告诉老师怎么办?”面对孩子们的提问,张孜晗助理一一耐心解答,既引导大家要坚决对霸凌行为说“不”,也要学会通过及时告知老师、家长或报警等合法途径保护自己,更要树立 “不做施暴者、不当旁观者、保护受害者”的正确观念。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预防校园欺凌、防范不法侵害的实用技巧,更在心中埋下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种子。
下一步,高邑法院将以“司法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为重要抓手,持续深化“一校一法官”制度,常态化开展法治讲座、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普法进校园活动,不断创新普法载体与方式,让法律知识真正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孩子们的心中,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筑起坚实的法治屏障,用司法力量护航青春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