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本网站投稿信箱:yzdb@163.com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当前的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法院在线>>邯郸市成安法院温情调解化解忘年交借款纷争
邯郸市成安法院温情调解化解忘年交借款纷争
发布时间:2025-10-15 10:53:11   来源:燕赵人民代表网
【字体: 】     打印

燕赵人民代表网讯(赵成刚)“真是太感谢法官了,既帮我要回了借款,也没让我们几十年的交情彻底断了!”近日,在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人民法院柏寺营人民法庭内,原告王某接过被告李某当场支付的借款后,紧紧握住承办法官的手说道。这起牵动着一对忘年交情谊的民间借贷纠纷,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圆满化解,既维护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更修复了濒临破裂的人际关系。

时间回溯至2021年7月,被告李某因资金周转急需用钱,向相交多年的忘年之交王某开口求助。出于信任,王某爽快地借出1万元,双方签订《借条》,明确约定了还款期限与利息标准。还款期限届满后,王某因自身资金需求开始催讨借款,不料李某却以各种理由搪塞推脱,迟迟不愿履行还款义务。多次交涉无果后,王某一纸诉状将李某诉至成安县人民法院,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追回借款。

群众的事情无小事,尤其是涉及人情往来的纠纷,更要用心用情化解。”案件转至柏寺营人民法庭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梳理案情。经查,双方签订的《借条》要素齐全,借贷事实清晰明确,债权债务关系毫无争议。考虑到原被告特殊的忘年交关系,法官当即决定优先采用调解方式处理——正如法庭践行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所倡导的,“能调则调、调判结合,追求案结事了”。

调解工作伊始,双方情绪对立明显。王某认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指责李某辜负信任;李某则面露难色,虽承认借款事实却对还款事宜避而不谈。面对僵局,承办法官采取“背靠背”调解策略。针对被告李某,法官结合《民法典》中关于借款合同的相关规定,详细释明拒不履行还款义务的法律后果,李某逐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终于吐露实情。原来,其近期因家庭突发变故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并非故意赖账,此前搪塞实为无颜面对王某。另一边,法官向原告王某细致说明李某的现实困境,动之以情:“你们相识多年,当初他开口时你能慷慨相助,正是看重这份情谊。如今他确有难处,若能给些理解,或许能让这份交情延续下去。”这番话戳中了王某的心事,他坦言起诉实属无奈,内心仍珍惜这段忘年之交。

在法官的多次沟通与耐心劝说下,双方的对立情绪逐渐消解。李某主动向王某诚恳致歉,解释此前的逃避行为并非本意,并表示已多方筹措资金,希望能当庭还款弥补过错;王某见状也选择宽容,考虑到李某的实际情况,自愿放弃了部分诉求。案件得以当庭调解。这起纠纷的圆满化解,正是柏寺营人民法庭推进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的生动缩影。作为服务基层的司法前沿阵地,该法庭管辖3个乡镇11万人口,常年面对各类家长里短、邻里纠纷。近年来,法庭始终秉持“如我在诉”理念,将“深入调查研究、依靠群众办案、就地解决纠纷”的工作方式贯穿始终,通过“法官+调解”模式,让大量矛盾化解在诉前、解决在基层。“基层纠纷往往情法交织,机械办案或许能了结案牍,却可能留下社会隐患。”承办法官表示,像这样的民间借贷案件,标的虽小却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与社会关系和谐。

这起忘年交借款纠纷的化解,不仅是法庭多元解纷工作的一个注脚,更彰显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司法实践中的鲜活生命力。下一步,成安法院将继续做深做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化解在源头,做到案结事了,最大程度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辖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责编:陶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