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法治网讯 (鲍娜军 牛乔)“真没想到,拖了多年的赔偿款今天终于拿到了!”日前,石家庄市鹿泉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成功执结一起“终本”两次后恢复执行的“骨头”案,被执行人当场一次性给付9万元赔偿款。
该起执行案件是一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执行标的额13万元。此案于2019年进入执行程序后,因被执行人入狱服刑缺乏履行能力,法院亦未能查找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被依法实施终结本次执行程序。2020年4月,该案恢复执行,在只执行回4900元后,又以查无可供执行财产为由实施了“终本”。
今年6月,应申请执行人申请,该案再次恢复执行。经查,被执行人出狱后以打工为生,无其他可供执行财产。同时,执行干警李真了解到,申请执行人的妻子身患癌症,还有两个未成年子女需要抚养,家庭条件十分困难。如何将这起“终本”执行案件唤醒,将当事人的“纸上权益”变成真金白银呢?李真与书记员多次实地走访调查,并邀请村干部、村民代表参与执行和解。
李真秉持“如我在执”理念,反复奔走于双方当事人之间,释法明理,倾情调解。他耐心向申请执行人解释执行的客观难度,体谅被执行人家庭困难,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争取理解。同时,告知被执行人履行法律义务的重要性,阐明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晓以利害,引导被执行人积极履行。最终,申请执行人表示愿意放弃部分执行款,被执行人通过向亲朋好友筹措资金,使该案一次性履行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