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好吃树难栽,这樱桃树是既怕冷又怕热,既怕旱又怕涝,俺们精心呵护,但挡不住天公不作美,连续几年都减产……”,7月的一天,石家庄市鹿泉区法院铜冶法庭调解室里,三起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的当事人愁容满面地向调解员史献章倾诉、解释被诉讼的缘由。
原来,2016年郄某、郄某甲、王某与本村村委会分别签订承包樱桃基地合同,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土地面积、使用期限、收益分配、违约责任等条款。三人满怀期待接手樱桃园后,为了能让樱桃园有个好的收成,陆续对各自承包的基地投入了上百万元资金。然而,樱桃树对栽培技术要求极高,对温度、水分、土壤和光照等生长环境要求苛刻。一年的辛勤劳作下来,三人的投入与收成严重不成正比,甚至到了无力承担基地租金的地步,最终因未交租金被村委会起诉。
“如果来年天气好、收成好,之前的亏损很快能补上,可现在村委会要求我们返还土地和樱桃树,那我们之前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就真的打水漂了。”面对困境,三人满是无奈。调解员也不禁感慨:“半途而废确实令人惋惜。”
为彻底化解这场纠纷,切实帮助三位村民走出困境,调解员没有丝毫懈怠。他反复奔走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耐心沟通协调,努力缓解彼此的对立情绪。在充分了解双方真实意愿后,调解员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一个大胆而关键的建议——增加投资方注入新资金。他向双方解释道:“这样一来,三位村民虽然收益会被分流,但经营风险也能得到分担,村委会的租金也就有了可靠着落,这对咱们来说那是双赢的好事啊!”
这个建议得到了村民和村委会双方的认可与采纳。随后,调解员又积极着手与乡镇相关部门沟通,争取支持。最终于10月10日,经村镇两级干部以及调解员的共同努力,樱桃园基地项目成功吸引了新的合伙人加入。有了新资金的注入,被告三人不仅顺利补齐了之前拖欠的租金,还重新与村委会续签了土地承包合同,樱桃园也得以继续经营,这场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就此圆满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