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本网站投稿信箱:yzdb@163.com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当前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法院在线>>保定市莲池区法院以司法之力守护“夕阳红
保定市莲池区法院以司法之力守护“夕阳红
发布时间:2025-10-31 10:02:41   来源: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
【字体: 】     打印

当敬老孝亲的暖流浸润秋日时光,莲池区人民法院始终将老年群体权益保护放在心上,以脚步丈量民情,用温情化解纠纷。以下三起涉老年群体的案件,正是法院用司法力量为“夕阳红”撑起法治晴空的生动实践。

实地送达解民忧 判决留驻夫妻情

“法官,我实在没办法了,她腿脚不便又不会用手机,传票送不出去可咋整?”原告张大爷来到莲池区法院起诉离婚,焦急地向工作人员诉说难题。

被告李婆婆年事已高,腿脚不便,独自居住在老旧小区,既无法到法院领取文书,也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接收电子送达文书,案件推进一度陷入僵局。了解情况后,承办法官没有简单搁置,而是立刻联系社区网格员核实李婆婆的居住地址,带着书记员主动上门实地送达。

敲开李婆婆家门时,老人正独自在家整理杂物,看到法官上门,既意外又有些动容。法官耐心倾听老人的想法,得知两人结婚数十年,只是近期因生活琐事产生矛盾,并无根本性分歧。

考虑到两位老人年事已高,共同生活多年有深厚感情基础,且李婆婆行动不便需要人照料,法官在庭审中着重进行调解,从亲情、责任等角度耐心劝说。最终,法院综合考量双方感情状况及实际情况,判决不准予离婚,为这对老夫妻留下了修复感情的空间。

冒雨开庭化矛盾 调解离婚显温情

同样是老年夫妻离婚,王阿姨第二次来到莲池区法院起诉时,心里满是纠结。被告赵大爷腿脚不便,常年居家,而开庭当天恰逢大雨倾盆,道路湿滑难行,赵大爷根本无法前往法院参加庭审。

“不能让老人为难,也不能耽误案件审理。”承办法官得知情况后,当即决定改变庭审地点,带着书记员冒雨赶往赵大爷家中。雨水打湿了制服,泥泞沾满了鞋底,工作人员抵达后迅速布置好简易庭审现场,确保庭审程序合法有序进行。

庭审中,法官了解到两人经过第一次诉讼后,感情并未改善,反而因长期分居加剧了隔阂,赵大爷也表示愿意放手,让双方都能安度晚年。考虑到两人均有离婚意愿,且对财产分割、赡养等问题无太大争议,法官顺势开展调解工作,耐心梳理双方诉求,逐项沟通解决方案。

最终,在法官的见证下,两人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和平解除婚姻关系,一场持续已久的纠纷在雨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继父养恩深 司法暖“亲”情

二十余年前,王大爷与小王母亲组建家庭,彼时11岁的小王随母而来,王大爷便将他视如己出,悉心照料起居,全力供其成长,甚至在与其母亲离婚时,为他留下了六间平房,助其安稳立足。如今王大爷年事渐高,只盼能得晚辈些许关怀,这起赡养诉请的背后,藏着王大爷半生的付出和晚年的期盼。

莲池区法院认为,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继父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与亲生父母子女关系一致,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最终,法院判决小王给付王大爷一定抚养费。

那些年的烟火日常,成长里的托举与成全,本是亲情最暖的底色。司法的介入,是帮这份沉淀的恩情找到归处,让王大爷的晚年,能被曾经呵护过的温暖轻轻接住。

守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化解涉老纠纷是法院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是实地送达的奔波,还是冒雨开庭的坚守,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灵活务实的司法举措,为老年群体提供便捷、高效、温暖的司法服务。

今后,莲池区法院将继续聚焦老年群体的司法需求,不断优化适老诉讼服务,用司法温情守护“夕阳红”,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安享晚年。愿时光善待每位老人,愿司法温情常伴左右!

责编:檀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