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本网站投稿信箱:yzdb@163.com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当前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法院在线>>秦皇岛市海港区人民法院:构建“1+7+3”工作体系 打造“红心向党 法护海港”党建品牌
秦皇岛市海港区人民法院:构建“1+7+3”工作体系 打造“红心向党 法护海港”党建品牌
发布时间:2025-11-6 15:50:44   来源:燕赵人民代表网      作者:高歌
【字体: 】     打印

近年来,秦皇岛市海港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红色基因与司法职能深度融合,创新构建“1条主线统领、7项举措支撑、3个子品牌赋能”的“1+7+3”党建品牌体系,全力打造“红心向党 法护海港”党建品牌。通过以主线定方向、以举措强根基、以子品牌创特色,推动党建与审判执行、司法服务同频共振,打造具有海港特色、法治底色、时代亮色的党建矩阵,让“红色党旗”在司法一线高高飘扬。

一、锚定核心主线,筑牢党建与司法融合总方向

“红心向党 法护海港”是海港区人民法院党建品牌建设的核心主线,不仅贯穿党建与司法融合的全过程、各环节,更为七项举措落地、三大子品牌打造提供根本遵循。其中,“红心向党”聚焦政治方向引领,始终将党的领导深度融入司法工作各领域,确保法院各项工作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频共振;“法护海港”突出司法使命担当,立足海港地域实际,将司法职能与区域发展、群众需求紧密结合,通过党建引领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为品牌建设提供方向指引。

二、落实七项举措,夯实党建与司法融合硬支撑

(一)铸魂固本,沉浸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不断丰富党员教育形式,在常态化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干警赴花厂峪抗日纪念馆、秦皇岛烈士陵园、秦皇岛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集中观看红色电影《开国将帅授衔1955》《百团大战》等,通过“走进历史现场+观看红色影像”的沉浸式学习,让干警们重温峥嵘岁月、感悟初心使命,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夯实“红心向党”的思想根基。

(二)领航强基,“关键少数”带动全员共进。实施“院长讲坛+支部课堂”双轨制,由院长、院领导率先垂范,围绕“新时代法官的职业道德与责任”等核心主题讲授高质量专题党课。并把落实“三会一课”和党员队伍建设做为重要内容来抓,以分管部门、党支部为基本单元,分层级、全方位搭建党建课堂体系,实现全员覆盖、入脑入心,2025年来累计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45次,进一步强化“红心向党”的政治引领力。

(三)育青培优,微课堂激活青年生力军。创新青年干警培养模式,紧密契合“青春年少好读书 红色经典咏流传”“赓续红色血脉 凝聚奋进力量”等主题,打造“五分钟微课堂”分享会,鼓励青年干警围绕政治理论、司法理念、实践感悟等踊跃登台分享,并通过公众号平台同步展示,让青年干警从“听课人”变为“主讲人”,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有效激发了青年干警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累计登台分享39人次,学习氛围日益浓厚。

(四)守廉肃纪,双防线筑牢清廉根基。深入开展廉政教育,通过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海港区廉洁文化涵养基地等,引导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加强廉洁家风建设,制定《干警“八小时以外”行为准则》,向全院干警家属发出助廉倡议信,组织干警及家属共同签署廉洁自律承诺书,凝聚“单位+家庭”监督合力,共筑拒腐防变的坚固家庭防线,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五)薪火相传,双向互动延续司法精神。精心为7名干警举办荣誉退休仪式,通过佩戴绶带、颁发退休证、赠送纪念品等庄重环节,传递组织关怀。同时,增设“双向互动”环节,退休法官讲述职业奋斗故事,青年干警献花致敬,以“老带新、传帮带”推动司法风采与职业精神代际传承,强化在职干警职业荣誉感与法治敬畏心,延续“法护海港”的精神血脉。

(六)润心提质,实境课堂锤炼党性修养。升级改造党员组织生活馆,立足职能定位,将阵地建设作为深化队伍建设、落实司法责任制的重要举措,设置“党的指导思想、党员权利义务、伟大建党精神”核心展区,配套建设党员学习室、党史长廊、廉洁教育馆、党员活动室四大功能板块,形成“看、学、悟、行”闭环式教育链条,提升“红心向党”的实践自觉。

(七)联动聚力,党建联建延伸法治服务。深化“党建+”工作机制,与团结里社区、浅水营北村、李河沟村联合开展“军民鱼水情 法暖老兵心”、“银龄金章映法徽 共绘党建‘同心圆’”等特色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充分整合双方党建资源及各方优势,将党性锤炼、文化浸润与法治宣传深度融合,在党建共建中推动法治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为促进社区和谐、深化法治社会建设贡献坚实的法院力量。

三、打造三大子品牌,彰显党建与司法融合新亮点

(一)精执讲堂,互学互鉴凝聚执行合力。执行局定期举办“执行经验大讲堂”,涵盖最新理论解读、典型案例研讨、实战经验分享、智慧执行技术应用等内容。通过“专项培训+经验交流”模式,为执行干警构建高效学习交流平台,促进知识更新、经验互鉴与成果转化,有效应对执行难题,截至目前累计开展6期,推动“法护海港”在执行领域落地见效。

(二)模拟法庭,寓教于乐播撒法治种子。依托“法官四进”工作法,选派54名法官组成“法官进校园”团队,对全区所有中小学达到对接全覆盖,以案件审判过程、《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热门IP为蓝本,用浅显明白的法律用语为学生群体量身打造“原创剧本”,用优质的司法服务纵向衔接青少年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持续擦亮“海港校园模拟法庭”品牌,累计开展80余场,频获师生及家长称赞。

(三)四讲调解,温情司法守护万家灯火。长城大街人民法庭深耕家事审判27年,持续探索“讲政治、讲体系、讲机制、讲情怀”的温情调解模式,推动85%以上家事矛盾在调解阶段实现“事心双解”,走出了一条以柔性司法守护万家灯火的家事解纷新路径。“法护万家 情筑长城”品牌于2025年获评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

下一步,海港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坚持政治建院方针,深化品牌内涵,拓展品牌外延,使“红心向党 法护海港”品牌真正成为凝聚人心的“强磁场”、促进发展的“推进器”,以高质量党建统领法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司法力量。

责编:陶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