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本网站投稿信箱:yzdb@163.com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当前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法院在线>>司法能力作风提升年丨暖心调解,让邻里情回归
司法能力作风提升年丨暖心调解,让邻里情回归
发布时间:2025-11-12 9:25:03   来源:燕赵人民代表网      作者:李若晨
【字体: 】     打印

“太谢谢您了,帮我们两家儿解决了一个大麻烦!”10月28日,在石家庄市鹿泉区法院调解室里,一场因水管漏水引发邻里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分别紧握调解员史淑芳的双手向其致谢。

漏水起嫌隙,邻里陷僵局

李某和张某都居住在鹿泉区某小区,系上下楼邻居关系。原本两家关系不错相处和谐,却因一场漏水风波闹得不可开交。李某家中水管裂痕导致大面积漏水,渗水顺着楼板流到张某家,卧室、客厅屋顶都被水浸湿,卫生间天花板被损坏。起初双方达成共识:张某暂时搬出,李某负责维修。可两次维修质量均不过关,张某家的屋顶墙皮仍反复脱落,甚至在第二次修复时还损坏了一块瓷砖,施工现场也杂乱不堪。

信任彻底崩塌后,张某认为负责维修的是李某亲属,维修时不尽心尽责而是糊弄了事,因此坚决拒绝李某第三次维修的请求,而是向李某直接索要12300元赔偿款。为此两家争执不下,张某诉至法院,多年邻里情濒临破裂。

背靠背疏导,巧解心中结

案件交到调解员史淑芳手中后,她没有急于让双方“对质”,而是详细勘察了解张某家受损情况,走访当地装修市场摸清维修市场价,甚至了解到张某搬去石家庄的真实原因并非单纯因为漏水,更多是为了方便孩子上学。

带着这些“底数”,史淑芳先找到李某,开门见山点出问题,“房屋损坏要修,但两次维修效果不理想,即便找亲属帮忙,原料和工钱也得实打实算,不如考虑给现金让张某自己选靠谱的团队,更省心。”李某松了口:“给现金可以,但12300元太高了,超出我的预算。”

随后史淑芳又联系张某,拿出市场调查数据耐心解释,“您家108平方米,当前装修市场价每平方30元左右,维修费用远不到12300元。而且您搬去石家庄市区居住主要还是为了孩子上学,咱得按实际损失算,才显公平。”见张某沉默,史淑芳又进一步劝说,“您这房子长期空置也是浪费,要是尽快解决纠纷租出去,既能收房租,等搬回来住时再装修也不耽误”。“如果走诉讼程序,光损失鉴定就得耗不少时间,还得花额外成本,得不偿失啊。”

“最低7000元,问题没解决,我房子一直空着,我也有损失”,听了调解员的分析,张某渐渐冷静下来,思忖后提出新的诉求。调解员反馈给李某,“邻里之间不能只算自己的账,人家房子空着也是损失。”李某听后也松了劲,将赔偿金额从3000元提高到“最多5000元”。随着调解员的疏导,双方心中的价格差距逐渐缩小。

面对面释情,邻里重归好

眼看时机成熟,史淑芳将“背靠背”调解转为“面对面”沟通,为彻底修复邻里关系,调解员还特意邀请双方家属一同来到调解室。

“你们楼上楼下住了多少年了?”“听说,两家以前关系一直很好,如果不是有这档子事儿,你们很可能会做一辈子的朋友……”“双方都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事儿就好办了。”调解员以拉家常为切入点,而后由情入理,点醒大家“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

随后,她结合双方的心理预期,提出了6000元的赔偿方案,既考虑了张某的维修需求,也兼顾了李某的经济承受能力。话音刚落,张某先点了头:“调解员说得在理,咱不为难邻居。”李某也立刻应下:“6000元我能接受,今天就把钱给了,咱把这事了了。”于是,李某当场支付6000元。

“感谢调解员,今后俺们一定珍惜这份情,邻里关系比以前还要好!”。在双方当事人的承诺声中,一场剑拔弩张的邻里纠纷,被圆满化解。

责编:李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