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本网站投稿信箱:yzdb@163.com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当前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法院在线>>司法能力作风提升年丨群众需要 法官报到
司法能力作风提升年丨群众需要 法官报到
发布时间:2025-11-12 14:42:21   来源:高邑县人民法院
【字体: 】     打印

“各位村民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咱们的包村法官助理xxx。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是人民法院不懈的追求。本周咱们继续聊聊身边的法律事儿!遇到邻里纠纷、赡养抚养、劳务报酬等问题,都可以在群里留言咨询,也可以拨打联系卡上的电话,我会第一时间为大家答疑解惑!”

每周固定时间,高邑县各村、社区的微信群里,都会准时出现这样一条“暖心问候”。这是高邑法院在“司法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中推出的创新举措——包村法官、法官助理每周群问候机制。通过每周定时问候、发放电子联系卡、在线答疑解惑,实现“群众需要,法官报到”,让司法服务走出法院大门,走进田间地头、社区楼院,把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实实在在送到群众“家门口”。

群里常问候,法律服务“不打烊”

“以前有法律疑问,不知道该找谁,跑一趟法院总觉得麻烦。现在好了,法官助理每周都在群里问好,有问题打电话能实时答疑解惑,太方便了!”家住某村的王大姐由衷点赞。

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高邑法院精选骨干力量担任包村法官、法官助理,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全覆盖。法官助理们以村(居)民微信群为载体,每周固定时间发送问候信息,结合乡村常见法律问题,重点普及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土地流转、反诈防骗等实用法律知识;对群众提出的咨询,严格做到“当日响应、及时解答”,确保群众“有问必答、有惑必解”。

“上周有村民电话询问‘子女不赡养老人该怎么办’,我详细讲解了相关法律规定和维权流程。后来老人家属主动联系我,经调解,子女最终主动承担起了赡养义务。这就是‘群问候’的价值——把法律服务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包村法官助理小张深有感触地说。

小小联系卡,架起司法“连心桥”

精心设计的电子联系卡,清晰标注了法官助理的姓名、联系方式等核心信息。群众遇到法律问题,只需一个电话、一条信息,就能直接对接专业司法服务,真正让司法服务触手可及、便民利民。

“上周我刚咨询了宅基地纠纷的问题,人家不仅耐心解答,还一步步指导我怎么收集证据,太贴心了!”某村村民张大爷满意地说道。

据统计,自活动开展以来,高邑法院包村法官、法官助理累计发送群问候200余次,覆盖群众5万余人次;累计回复群众咨询180余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96起,协助办理立案登记51件,有效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本领强筋骨,实战砺练“惠民功”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便利,更成为锻炼法院队伍的“实战平台”。年轻的法官助理们在回应群众咨询中提升了群众工作能力,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积累了实务经验,在直面基层需求中强化了责任担当。

“每次解答群众问题,都是对我们专业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的双重考验。”包村法官助理张孜晗表示,“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群众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前进动力。”

作风再提升,司法为民“不止步”

“群众需要,法官报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院推进“司法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的具体实践。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司法服务,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下一步,高邑法院将持续深化“司法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成效,不断拓展司法服务领域、完善工作机制,为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更多法治动能,让司法为民的旗帜在每一个村居社区高高飘扬。

责编:檀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