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法院法官倾心调解
监护权纠纷迎来暖心结局
“谢谢王法官,这下孩子能安稳上学,奶奶能有孙子孙女陪伴,作为母亲,我也安心了。”在行唐县某小学门口,学生小王的妈妈岳某紧紧握着行唐县人民法院法官王璇的手,激动地说。一旁的孩子奶奶杨某看着背着新书包走进校园的孙子眼眶泛红,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这场持续多日的监护权纠纷,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迎来了温暖的结局。
故事的主人公岳某与杨某本是婆媳,却因小王的监护问题对簿公堂。五年前,岳某与杨某的小儿子王某离婚,婚生女随岳某生活,婚生子小王则由王某抚养。天有不测风云,前年,王某不幸离世,生活的重担压向了年迈的杨某。屋漏偏逢连夜雨,三年之内,杨某又接连失去了大儿子和丈夫,唯一的孙子小王成了她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离婚后,岳某多次想要看望儿子,均遭拒绝。当得知前夫离世后,岳某想到孩子奶奶更需要精神依靠,亦未提出要回孩子监护权的要求,然而,当得知杨某无力抚养孩子的情形后,决定要回小王的监护权。然而,这个想法遭到了杨某的强烈反对。在杨某眼中,小王是她生活中唯一的慰藉,她无法接受孙子离开自己的生活。
一边是渴望弥补母爱的母亲,一边是视孙如命的奶奶,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终,岳某一纸诉状将杨某告到了行唐法院,希望通过法律途径夺回儿子的监护权。
案件分到法官王璇手中。翻阅卷宗后,王璇深知,这起案件并非简单的监护权归属问题,背后牵扯着两个女人深沉的爱与痛。“孩子的成长不能没有母爱,也不能缺少奶奶的陪伴。”此后,王璇多次分别与岳某和杨某沟通。面对岳某,她耐心倾听这位母亲对孩子的愧疚与牵挂,在岳某哽咽着说“总觉得这些年亏欠孩子太多,就想多为他做点事”时,王璇轻声回应:“我特别理解你作为母亲的心理,孩子需要母爱,但解决问题得先让双方都能平心静气,咱们一步步来,总能找到办法。”她的话像一粒定心丸,让岳某渐渐放下了焦虑。
面对杨某,法官紧握着老人的手,同情她接连丧亲的痛苦。杨某红着眼眶念叨:“儿子走了,就剩这一个孙子了,我不能再失去他。”王璇温和地说:“大娘,你的苦我懂,孙子是你的精神支柱。岳某是孩子的妈妈,你们俩的目标其实一样,都是为了孩子好,不如坐下来好好聊聊,找到让孩子能感受到两边爱的方式,这样孙女也能经常来看您,您不是少了孩子,而是多了一个孙女……”这番话戳中了老人的心,让她紧绷的情绪慢慢松弛下来。在一次次推心置腹的交谈中,双方的情绪逐渐平复,也慢慢理解了对方的难处。
经过反复沟通与协调,王璇提出一个折中方案:由岳某承担费用,将小王送往离杨某住处较近的某小学就读。这样一来,岳某能履行母亲的抚养义务,保障孩子的教育和生活;杨某也能时常看望孙子,缓解思念之苦。同时,考虑到杨某对孙女的想念,孙女在寒暑假可以回奶奶家住,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这个方案得到了岳某和杨某的一致认可。
近日,王璇带上为小王新买的书包、笔记本,驱车与岳某、杨某一起将小王送往学校,帮助办理了入学手续……从剑拔弩张的对峙,到如今温情满满的校园送别,这场纠纷的圆满解决,不仅维护了孩子的合法权益,更用司法的温度化解了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