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本网站投稿信箱:yzdb@163.com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当前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法院在线>>霸州法院成功调解两起民生案件
霸州法院成功调解两起民生案件
发布时间:2025-11-27 15:37:31   来源:河北廊坊中院
【字体: 】     打印

家事纠纷、劳资争议牵动民生冷暖,关乎社会和谐。近日,霸州法院康仙庄法庭秉持“调解优先、情法兼顾”的理念,成功化解两起典型纠纷,既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修复了社会关系,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

劳资争议巧化解,互利共赢显担当

耿某曾就职于某物业公司,后因劳动关系解除、工资结算及经济补偿等问题与公司产生分歧,多次协商无果后诉至法院。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刘华栋认真梳理案件事实,仔细核对关键证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精准把握双方诉求——耿某渴望尽快拿到合理补偿,物业公司希望在法律框架内妥善解决纠纷、维护企业声誉。

为减少当事人诉累、高效化解纠纷,刘华栋一方面向耿某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引导其理性维权,另一方面向物业公司释法明理,提醒其重视劳动者合法权益。通过耐心疏导与反复沟通,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循序渐进化解分歧。最终,双方达成一致,物业公司一次性支付耿某停工留薪期工资及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鉴定费等共计15.8万余元,至此纠纷一次性了结,矛盾圆满化解。

继承分歧破亲情,温情调解释前嫌

王氏姐妹因父母遗留的房产及存款分配问题产生分歧,从协商不畅演变为激烈争执,妹妹无奈将姐姐诉至法院,曾经亲密的手足之情濒临破裂。承办法官刘华栋深知家事纠纷的核心不仅是财产分割,更关乎亲情延续,遂决定以调解方式化解矛盾、修复亲情。

刘华栋法官先仔细查阅证据后,通过单独沟通摸清矛盾症结。调解中,法官先向双方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遗产继承、赡养义务与遗产分配的规定,再从亲情角度疏导,引导两姐妹回忆过往温馨时光,劝说双方珍惜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经过多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悉心调解,姐妹俩终于放下对立情绪,达成和解:房产归姐姐所有,姐姐按合理市场价支付妹妹折价补偿款,存款归妹妹所有。协议签订后,姐姐当场付款,姐妹俩紧紧拥抱,隔阂烟消云散,亲情得以重续。

两起案件的成功调解,既彰显了法律的公正,又传递了司法的温度,高效化解了矛盾纠纷,维护了劳资和谐与家庭美满,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了司法力量。未来,霸州法院将继续聚焦民生领域纠纷,充分发挥调解职能,用专业与温情化解矛盾,守护群众合法权益与社会和谐。

责编:檀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