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安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今年以来,邢台市任泽区人民检察院积极响应最高检“食药安全益路行”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部署,严格依照《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行使调查核实权,聚焦网络餐饮、现制现售水、保健食品等领域突出问题,通过系列“小专项”监督行动,依法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有效推动区域食药安全治理现代化。
任泽区检察院精准开展专项监督,以依法调查筑牢安全底线。针对食药安全案件线索隐蔽性强、专业技术要求高等特点,该院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开展了多个“小专项”监督行动。针对月子中心等特殊餐饮场所,该院通过现场调查、人员询问、记录提取等方式锁定风险点13处,依法通报主管部门,并推动建立健康信息公示及日常消毒记录制度。围绕网络餐饮安全,该院核查商户“食安封签”使用情况及证照公示情况,就发现的问题依法向行政机关制发诉前检察建议,防范食品配送环节污染风险。在现制现售水监管中,该院推动25个居民小区设置信息公示栏,依法公开水质检测结果、消毒记录及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切实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在预包装食品标签不规范问题排查中,该院排查各类经营主体20余家,就未依法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违法情形,向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守护消费者知情权。
同时,该院强化大数据赋能线索研判,提升“小专项”监督行动精准性与规范性。该院充分运用全省公益诉讼检察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开展线索筛查和智能研判。今年以来,该院通过平台数据分析发现可疑线索14条,成功立案8件。该院严格遵守检察权边界,秉持“诉前实现保护公益目的是最佳司法状态”理念,通过检察建议、听证会、磋商程序等多元化监督方式,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多数问题在诉前阶段得以解决,实现了双赢多赢共赢的监督效果。
为拓展公众参与,任泽区检察院持续健全“益心为公”志愿者机制,新招募志愿者27人,围绕食品药品安全、公益诉讼流程等开展专题培训2场。今年以来,“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有效线索16条,已成为检察监督的“前沿哨兵”。社会力量的有序参与不仅提升了检察办案的专业透明度,也增强了法治监督的公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