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本网站投稿信箱:yzdb@163.com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当前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检察平台>>拒绝校园欺凌——石家庄市检察机关用法治温度护航少年健康成长
拒绝校园欺凌——石家庄市检察机关用法治温度护航少年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25-11-20 15:45:49   来源:石家庄检察
【字体: 】     打印

少年健康成长,方能托举民族未来与家国希望。连日来,石家庄市检察机关聚焦未成年人保护职责,以“远离校园欺凌,守护少年的你”为主题,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专项法治宣传活动,用法律的温度与力度,为未成年人筑起一道安全成长“防护墙”。

精准施教 让学生从“被动听”转为“主动学”

“法治教育切忌千校一面,必须精准贴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石家庄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中小学生认知差异,全市检察机关量身定制课程,结合办案实例,将抽象法条转化为“身边事”,确保孩子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在石家庄第四十八中学,石家庄市检察院干警以学生熟知的电影《少年的你》经典片段为切入点,系统解析肢体冲突、言语羞辱、社交孤立、网络攻击四类校园欺凌行为,传授“三步自护法”,鼓励孩子们坚决不当不法行为的“旁观者”,实现从“被动听”到“主动学”的转变。同时还聚焦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针对学生中 “年龄小犯罪就没事” 的误区,重点解读2025年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涉未成年人条款,引导其明确行为边界、敬畏法律权威,从源头筑牢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思想防线。

在石家庄市高新区北豆小学,高新区检察院干警则将热门动画形象“浪浪山小妖怪”融入课堂,通过趣味互动帮助孩子们轻松区分“隐性欺凌”与“显性欺凌”,将自我保护意识深深根植于心。

多维联动 聚合力家校社共筑防护网

石家庄市检察机关构建“检察+学校+家庭+社区”大协同格局,将防护网从校园延伸至家庭、辐射至社区,重点覆盖特殊群体。

“孩子遭遇欺凌却不敢说,根源在于不少家长习惯用‘为啥只欺负你’的质问代替耐心沟通。”在石家庄市桥西区社区家庭教育指导课上,检察干警的真情分享引发家长强烈共鸣。家庭教育指导课不仅细致讲解家长在防欺凌工作中的监护责任与沟通技巧,还联动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共同参与,凝聚“家庭防护+社区联动”双重合力,让家庭真正成为防范校园欺凌的“第一道安全屏障”。

针对即将回归校园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石家庄市鹿泉区检察院则推出“定制化帮教矫正”机制,结合涉案未成年人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及行为特点,量身开设专题法治教育课,通过真实案例拆解深入引导其认清欺凌行为的法律后果与社会危害,树立健康交往观;同时建立定期跟进回访机制,同步开展专业心理疏导,助力其平稳融入校园集体,避免陷入“欺凌者”与“受害者”的双重困境。

创新形式 让有温度的法治教育“活”起来

跳出“课堂单向宣讲”的单一模式,全市检察机关聚焦学生兴趣点,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互动形式,让法治教育既 “接地气”又“有温度”,用“看得见的后果”“摸得着的方法”直观警示、引导学生。

石家庄市裕华区检察院在第四十中学小学部,组织“课间冲突调解”“网络欺凌应对”等角色扮演,将抽象法律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行为指南;晋州市检察院编排情景剧,还原言语羞辱、孤立排挤等隐性欺凌场景,帮助学生清晰界定欺凌的边界,同步开展“模拟法庭”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法律的威严与公正,并现场演示12309检察服务热线、未成年人保护平台的使用方法,教会学生快速、安全求助的有效路径。

“校园是少年成长的港湾,没有欺凌才有阳光。”石家庄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将延续“精准、联动、创新”思路,扩大普法覆盖面,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以检察担当护航少年成长,让“零欺凌”成为校园常态。

责编:檀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