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沧州市运河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联席办“三年育人——法治进校园”阶段性总结表彰暨第二批活动启动仪式在沧州市第十中学举行。2024年11月,沧州市运河区人民检察院牵头,与运河区人民法院、公安分局、教育体育局共同发起“三年育人——法治进校园”活动。一年来,多部门通过组织开展法治讲座、模拟法庭等一系列活动,让法治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为构建平安校园、法治校园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年育人——法治进校园”活动开展过程中,运河区检察院发挥统筹作用,联合法院、公安分局、教体局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力量聚合,构建了“检察院牵头、多部门联动、学校主阵地、家庭共参与”的工作体系。
运河区检察院依托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经验,围绕网络安全、校园欺凌、民法典等主题开发系列精品法治课程;法院着力阐释法治精神与规则意识,引导学生理解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性;公安机关结合办案中涉及青少年的网络诈骗、交通安全等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增强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震慑力;教体局从加强心理健康入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为提升法治教育吸引力,运河区检察院不断创新普法活动形式。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需求,该院与各成员单位积极探索多元化法治教育新模式,打造集“讲授、体验、感悟”于一体的法治教育“多元课堂”,精心设计不同侧重点的法治课程,特别邀请司法社工参与授课,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状态和成长环境,使法治教育更具温度和深度。一年来,累计开展各类法治专题讲座40余场,覆盖师生5000余人次。
运河区检察院充分发挥观护基地作用,将法治课堂“搬”进企业现场。通过实地参观、体验劳动过程,学生们在切身感受一线工作的辛苦与价值的同时,接受法治教育,实现了法治宣传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该院还创新性地将法治教育与本土文化研学相结合,组织学生们走进南川老街开展大运河研学。参观学习中,学生们不仅能了解法治故事,更从传统文化中感悟法治精神,增强了学生们的法治意识和文化归属感。
接下来,运河区检察院将进一步拓展家庭教育指导站服务范围,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构建全方位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还将推动建立“法治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将优质课程、典型案例等资源数字化,供更多学校共享使用。
同时,该院将依托“三年育人——法治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构建法治教育长效机制,特别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犯罪预防的结合、利用新媒体拓展普法渠道、加强对重点学生的精准帮扶等方面持续用力,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