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玉米宝宝长成大玉米,要经过多少天?”
“30天!”“50天!”……
“都不对哦。玉米宝宝长大,要先发芽,长出幼苗,再授粉结果,前后大约需要100到120天呢。”
10月28日,衡水市冀州区码头李镇西方家庄村的一处农家小院再次迎来一群小客人,他们是码头李镇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当天,他们要在这里上一堂别开生面的研学课。
而这堂课的“老师”,就是这处农家小院的主人——57岁的方兰英。半小时的研学课,方兰英不仅给孩子们讲述了玉米成长的故事,还拿出自己平时用的小石磨,和孩子们一起磨玉米面,院子里欢声笑语不断。
西方家庄村不大,滏东排河绕村流过,风景优美。2023年,村里决定依托自然风光和特色产业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本着“一户一特色”的思路,把闲置农家院改造成美丽庭院。
方兰英的院子位于村西头,家门口不远就是滏东排河,别看位置好,可前些年一直没住人,屋顶漏雨,墙皮泛黑,院内杂草长得比人高。听说村里要改造空闲宅院时,她第一个报了名。
码头李镇干部组成创意小组,帮忙出主意、做方案,村干部也来帮忙。屋顶重新翻修,墙壁刷成灰白,院子里铺上石子、角落里栽下花草……不到3个月时间,方兰英的老院子焕然一新,还起了个暖乎乎的名字——“会友小院”。
“四间北房重新布置,村里将我们这儿的手工挂面、剪纸等非遗项目搬进了小院,还联合研学机构开发了‘农田认养’‘四季农事’等研学课程。”方兰英从没想到,曾经荒废的老院子竟成了孩子们喜欢的“研学课堂”,而她自己还偶尔客串下研学导师,教孩子们识农作物、做农家活。
廊下灯笼悬挂、绿植点缀其间,灶台上的铁锅冒着热气、老槐树下咖啡香气四溢……如今的“会友小院”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地,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小院里就挤满了人。
去年,西方家庄村打造了老宅咖啡、乡村电影院、儿童游乐场、农耕研学等特色小院,推出围炉煮茶、烧烤露营等系列活动,小村庄吸引来不少游客,村民们也跟着沾光,有人负责讲解导览,有人提供农家美食,还有人帮着疏导车辆、维护环境,不出村就挣到了钱。
“老院子‘活’了,村里人气旺了!”送走客人,方兰英将院子打扫干净,坐在木椅上心满意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