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大脑”赋能实战
——张家口市公安局开发“张警官”思维体提升警务效能
韩志强武佳男
为优化公安政务服务,提升警务效能,今年3月,张家口市公安局依托大模型技术,部署人工智能在公安领域的应用,自主研发了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张警官”人工智能体,民警工作效率、质量呈倍增效应,案卷瑕疵率降至1%以内。在此基础上,该局于9月26日迭代创建了“张警官”思维体,到目前,短短20多天的时间,全局各警种已搭建工具集场景153个,开发各类警务实战工具2185个,在前期实战检验中,已支撑179起案事件研判。相比人工智能体,思维体实现了从“被动执行指令”到“主动思考办案”的跨越,数据、线索等自动关联匹配度、精准度提升30%,研判效率提升65%。
交通管理:大数据真正为实战服务
10月13日下午,怀来县驾驶人陈某伟的手机收到交警部门发送的一条短信:“陈先生,超载驾驶不仅违法,还可能引发严重事故,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请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拒绝超载!”当天,张家口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共为辖区9月1日至10月1日间13名疲劳驾驶违法人员和5名超载违法驾驶人发送短信,这18条短信的制作者正是“张警官”思维体的“宣策通”场景。
针对交通安全宣教中常常出现的民辅警“不擅写”、内容脱离实际“不爱听”、成果缺乏追踪“管不长”等问题,张家口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开发出“张警官”思维体“宣策通”场景,用数据与知识补齐警力短板,实现精准、持续、可闭环的交通安全宣教模式。思维体整合了57个宣传知识库文件和14个专用工具,构建起“一人一策、一路一策、一村一策”的精准宣教体系。
在交通管理方面,为破解疲劳驾驶、卡口外超速等长期困扰交管部门的执法难题,交管支队机动警务大队副大队长李强在思维体平台开发了“超速和疲劳驾驶预警分析”工具。如今,民警导入数据后,思维体会根据超速和疲劳驾驶频次自动划分红、橙、黄三色等级预警,并根据风险等级进行处罚。9月中旬系统测试以来,支队已成功处罚4起疲劳驾驶、3起超速违法行为,精准开具罚单。思维体的应用对预防大客车司机超速和疲劳驾驶起到了震慑作用。
在生态环保领域,“张警官”思维体同样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重型货车尾气超标排放治理”场景,交警可以及时向环保部门推送违规车辆信息,助力大气污染防治。
目前,张家口市公安交管系统已搭建事故分析、勤务部署等20多个思维体,涵盖“宣、防、治、打”等多个场景。交管支队政委赵春霞介绍,这些工具让大数据真正服务于实战,为道路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智能治理:数据赋能矛盾纠纷化解
在张家口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基层基础大队大队长王浩明在电脑上打开“张警官”思维体,进入“矛盾智排”场景,输入“✕✕✕派出所各类矛盾纠纷的具体数量”,随即,“琐事纠纷111起、土地纠纷6起、家庭纠纷20起……”12类纠纷数据在屏幕上一览无余,矛盾纠纷的分类统计、高发区域、化解建议等信息也一目了然。“通过思维体,我们能清楚地知道派出所辖区哪一类纠纷比较多,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方向在哪里,可以针对性地指导社区民警开展工作。”王浩明介绍。
在输入“✕✕✕派出所未化解矛盾纠纷的情况”后,思维体模型立即分析出,2023年9月16日21时左右,在桥东区某停车场入口,李某与温某因琐事发生纠纷的情况。“对于没有化解的纠纷,我们就会指导跟进,启动派出所与律师事务所、司法所‘三所联调’机制。”王浩明说,该局搭建的“矛盾智排”场景,将分散在全市各派出所的纠纷数据整合入库,实现了“一键查询、精准研判”。
“张警官”思维体的“未成年人‘三端共管’源头矛盾智能分析”场景,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展现出强大的实战价值。王浩明输入“对全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进行分析”,屏幕上很快呈现出一个表格,表格中列明全市未成年人犯罪相关数据情况,快速汇总相关数据,生成未成年人风险隐患报告。“以前了解跨辖区未成年人情况,得发协查函等几天,现在思维体秒级响应,还能给出‘重点关注辍学青少年交友圈’等实操建议。”王浩明说。
据介绍,“张警官”思维体实现基层工作从“经验判断”向“数据决策”转变。张家口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以“矛盾智排、危物智测、未成年人智管”等为基础框架,搭建了24个思维体。如今,民警通过思维体就能掌握各派出所案件办理、矛盾化解等情况,让工作部署更精准。“思维体把沉睡的数据库用活了,让专业工作变得简单高效。”王浩明感慨道。
随身智囊:让每起案件都得到最优解
“思维体不是智能体的简单升级,而是警务人工智能的重构。”张家口市公安局科信部门负责人介绍,相较于只能实现单一功能的人工智能体,思维体依托原创的PAG架构,即感知命令+自主规划+生成反馈,具备了自主思考、动态规划的能力。
这种架构带来了五大能力突破:动态响应速度实现秒级反馈,打破传统智能体的固定流程桎梏;多模态协同能力破解数据孤岛难题,能整合图像、录音、资金流等各类信息;复杂推理深度拓展,每个决策都有明确证据链支撑;资源匹配精度优化,避免了算力浪费;人机交互门槛大幅降低,民警只需用自然语言提问即可。
“以前查嫌疑车辆轨迹,得调用多个系统,现在问一句‘查冀G✕✕✕✕✕近三天轨迹’,思维体自动调用工具生成结果,还能接着问‘同行车辆有哪些’。”张家口市公安局桥西分局民警李连奇说,多轮对话功能让研判更连贯,效率更高。
这些技术突破的背后,是该局54名民警组成的“骆驼战队”日夜攻关的结果。在没有模板、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他们白天学业务,晚上钻研代码,攻克了多模态处理、动态推理等39项核心技术。
如今,这支队伍已带动全警创新,24个警种参与到思维体研发中,形成了“研发-实战-优化”的闭环生态,对全警开放“张警官”思维体应用场景59个,开设登录账号251个,实现日均对话3300余次的高频应用。到目前,张家口市公安局已接待120多批次、1500余人参观学习,思维体的响应速度和精准度得到广泛认可。张家口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每名民警都拥有一个‘随身智囊’,让每起案件都得到最优解,让群众的安全感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