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地方人大在依法履行监督职能时,适时采取发督办函的形式,加大对人大通过审议相关报告并作出决议决定以及审议意见的跟踪督办力度,从而保障人大决议和审议意见的有效落实,增强了人大监督实效。
一、人大督办函性质地位和作用
人大督办函是人大常委会在监督工作中运用的一种文书形式,本质上是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一委两院”等被监督对象工作进行督促办理的具体手段,侧重于强调对特定事项办理的督促。
主要适用于对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以及人大常委会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督促。当这些事项在办理过程中出现进展缓慢、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时,人大常委会可以通过发出督办函的方式进行督促。
人大督办函以正式的函件形式呈现,内容通常明确指出需要督办的事项、办理要求以及办理期限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具体性。
同时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被督办单位需要按照督办函的要求进行办理并反馈办理情况。但它的效力更多地体现在督促和推动作用上,如果被督办单位不按时办理或办理不力,人大常委会可以进一步采取其他监督措施。
二、督办函在人大工作中的重要性
1、保障决议决定和法律法规贯彻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需要“一府一委两院”等执行机关认真落实。而督办函作为一种具有权威性的监督手段,简便易行,便于操作,能够督促执行机关切实履行职责,确保人大的意志得以实现。例如,在环保领域,人大通过审议相关报告并作出加强环境治理的决议后,可向政府相关部门发送督办函,要求其按照决议要求推进各项治理工作,从而保障环境法律法规和人大决议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执行。
2、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相较于一般性的监督建议,督办函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约束性。它明确指出问题所在,并规定办理的时限和要求,使被督办单位无法回避问题,必须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这有助于提高监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避免监督流于形式。比如,在对民生项目建设的监督中,当发现项目进度滞后、质量存在问题时,人大发出督办函,能促使建设单位加快进度、改进质量,使监督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3、代表和维护人民利益。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督办函的运用往往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相关。通过督办函推动问题解决,能够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增强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信任和支持。例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改造问题,人大代表提出相关建议,人大常委会以督办函的形式督促政府部门落实改造工作,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人大在为他们办实事。
三、督办函在人大工作中的运用方式
1、选题精准。督办函的选题应聚焦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法律法规实施中的突出问题。人大常委会可以通过代表建议、调研视察、群众来信来访等多种途径收集信息,筛选出具有代表性和紧迫性的问题作为督办事项。例如,在教育领域,针对“入园难”“上学难”等问题,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确定将增加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位供给作为督办选题,以督办函的形式督促政府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内容明确。督办函应清晰阐述督办事项的背景、问题表现、法律依据以及办理要求和时限。在撰写督办函时,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要求具体。例如,在对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督办中,督办函应详细列出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引用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条款,明确要求政府监管部门在规定时间内督促企业整改到位,并提交整改情况报告。
3、跟踪问效。发出督办函只是第一步,跟踪问效是确保督办事项得到落实的关键。人大常委会要建立健全督办工作机制,定期对督办事项的办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可以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调研、专题询问等方式,了解被督办单位的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办理不力的单位,要加大督办力度,必要时采取刚性监督手段,如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开展质询等,以保证督办事项得到有效解决。
四、督办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督办函的权威性未得到充分体现,一些被督办单位对督办函重视程度不够,存在敷衍塞责、拖延办理的现象。二是督办函的跟踪问效机制还不够完善,在督办过程中存在信息沟通不畅、监督手段单一等问题,影响了督办效果。三是督办函与其他监督方式的衔接不够紧密,未能形成监督合力。
2、改进措施:
一是为增强督办函的权威性,人大常委会可以建立督办函反馈和公开制度,将被督办单位的办理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二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督办事项管理系统,通过电话问询、网上检测,实时跟踪办理进度。三是要加强与其他监督方式的协同配合,如将督办函与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相结合,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体系,提高人大监督工作的整体效能。四是要对督办函处理结果进行评估,对办理不力的单位进行严肃问责,通报批评,并可采取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组织调整或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人大督办函的格式和内容应规范
1、格式规范
(1)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如《[人大常委会名称]关于[具体督办事项]的督办函》,应准确、简要地概括督办的主要内容,让人一目了然。
(2)文号: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编排于版头之下、横线之上,如“[人大常委会简称]督函〔2024〕1号”。规范的文号便于对督办函进行管理和查询。
(3)主送机关:即被督办的单位名称,要写全称或规范化简称,顶格写在标题下一行,后面加冒号。明确主送机关能确保督办函准确送达责任主体。
(4)正文:一般分段表述,开头说明督办的依据和目的,中间详细阐述督办事项,结尾提出要求和时限。段落之间层次要清晰,逻辑要连贯。
(5)落款:包括发文机关名称(加盖公章)和成文日期。成文日期一般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
(6)附件:如有需要,可以在正文之后、落款之前注明附件名称,如相关的文件、数据资料等,附件应与督办事项相关,能为被督办单位提供更详细的参考信息。
2、内容规范
(1)引言部分: a阐述依据:说明发出督办函的依据,如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审议意见,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等。例如“根据[人大会议名称]作出的[决议名称],以及部分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相关事项]的建议,现对以下事项进行督办”。
b强调目的:简要说明督办的目的和重要意义,强调该事项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或法治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性。如“为推动[具体工作领域]的健康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特就相关问题向贵单位发出本督办函”。
(2)主体部分:a明确督办事项:详细、具体地列出需要督办的事项,包括事项的名称、背景、存在的问题等。例如在督办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时,要说明改造小区的名称、地址,指出目前存在的诸如改造进度缓慢、施工质量不达标等具体问题。
b提出具体要求:对被督办单位提出明确、可操作的要求,如要求其采取何种措施解决问题、达到什么样的工作目标等。如“请贵单位在[具体时间节点]前,完成[具体工作任务],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3、结尾部分:a规定办理期限:明确被督办单位完成督办事项的时间要求,如“请贵单位于[具体日期]前将办理情况书面报告我委”。
b表达期望和态度:表达人大对被督办单位落实督办事项的期望和严肃态度,如“希望贵单位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本督办函要求,切实履行职责,确保督办事项按时、高质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