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本网站投稿信箱:yzdb@163.com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当前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理论研讨>>一纸“小处方”如何根治用药“大隐患”?唐山市“检察建议+代表建议”衔接转化的民生守护实践
一纸“小处方”如何根治用药“大隐患”?唐山市“检察建议+代表建议”衔接转化的民生守护实践
发布时间:2025-11-13 10:29:57   来源:燕赵人民代表网      作者:周向新
【字体: 】     打印

药品安全关乎全民健康与生命福祉,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遍布城乡的药店,作为群众获取健康服务的前沿窗口,其规范运营直接影响公共安全。在河北唐山,一场始于基层检察监督的实践,通过联动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实现了从个案整改到系统治理的跨越,为民生保障注入坚实力量。

一、 问题导向:从“个案警示”到“全局关切”

事情源于一次公益诉讼检察的常规巡查。唐山市古冶区人民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辖区内部分药店潜藏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有的以“买药赠药”为名,行违规促销处方药之实;有的执业药师信息“隐身”,群众咨询无门;有的经营许可证已过期,却仍在照常经营……这些看似细微的“毛病”,却是群众用药安全的“隐形地雷”。

对此,古冶区检察院迅速立案,并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精准发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书。这份建议书如同一位专业“医生”开具的“诊断报告”,直指病灶,要求限期整改。然而,问题是否仅存于古冶一区?能否借此契机,推动全市层面的系统性防范?这引发了唐山市人大监察司法工委的更深层次关注。

二、机制赋能:“双向衔接”凝聚监督合力

面对检察监督发现的具体问题,如何推动问题从 “点上解决” 迈向 “面上改善”,成为市人大监察司法工委研究的重点。唐山市 2023 年在省内率先出台的《唐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关于建立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机制的办法》,为跨领域监督协同提供了制度支撑。经与市检察院协同研判,市人大监察司法工委决定依据《办法》将这份针对药店监管的检察建议,转化为“关于加强线上线下药店监督管理”的代表建议。

这一转化实现了监督效能的三重升级:将个案问题提升至全市公共安全治理高度,延伸了监督深度;纳入人大代表建议督办体系,强化了监督刚性;融合了检察监督的专业精准与人大监督的权威广泛,形成 “1+1>2” 的叠加效应,为系统性解决问题注入强大动力。

三、 闭环督办:从“纸面建议”到“落地成效”

建议的成功转化,只是工作的开始。为确保“金点子”结出“金果子”,市人大监察司法工委打出督办“组合拳”,推动建议落地生根。一是紧盯过程,压实责任,通过召开专题督办会,与承办单位、检察机关、人大代表面对面沟通,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时间表与路线图。二是深入一线,实地检验,联合检察机关、邀请人大代表,直插现场,实地察看全市药品智慧监管系统运行情况,走访医药物流园源头把控药品质量,检查药店处方药管理、执业药师在岗、证照公示等情况。这种“沉浸式”督查,让监督更具象,让整改更彻底。三是着眼长效,系统治理,以此次建议办理为契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市部署开展了药品流通“清源”专项行动、药品安全宣传周等系列活动,并率先在全省探索非现场监管模式,建成互联网数字化智慧(药品)监管系统,构建起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新格局,实现了从“治已病”到“防未病”的深化,全面提升药品安全治理水平。

四、实践启示:协同治理书写民生答卷

唐山市“两个建议”衔接转化的实践,为民生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这是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践行,始终以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为出发点,回应社会关切,彰显为民情怀;这是监督体系完善的创新探索,通过机制建设打破监督壁垒,弥补单一监督短板,让代表建议更精准聚焦民生痛点,提升监督针对性与实效性;这是治理效能提升的成功路径,实现了从 “办理一案” 到 “治理一片” 的跨越,将司法专业判断与民情民意深度融合,推动个案监督转化为行业治理、区域治理的强大动力,实现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未来,唐山市人大监察司法工委将继续深化完善“双向衔接转化”机制,不断拓展监督协同的广度与深度,用心用情用力推动解决更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护航唐山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高品质生活贡献更大力量。

责编:陶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