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本网站投稿信箱:yzdb@163.com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当前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代表履职>>践行人大代表使命 书写为民服务答卷
践行人大代表使命 书写为民服务答卷
——记邯郸市人大代表,杜村集镇赵庄村党支部书记赵海岗
发布时间:2025-11-27 10:30:08   来源:燕赵人民代表网
【字体: 】     打印

在邯郸市临漳县杜村集镇赵庄村,提起市人大代表赵海岗,村民们总会对他赞不绝口。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人大代表,他始终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作为自己履职的座右铭,将人大代表的职责与乡村振兴的重任紧密相连,用实干与担当书写了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的时代答卷,让赵庄村从一个普通村落蜕变为“省级森林乡村”“平安建设示范村”“综合实绩突出村”,成为县乡美丽乡村建设的标杆,其个人先后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千名好支书”“优秀人大代表”等荣誉称号。

一、以代表之学强本领,把准履职尽责“方向标”

“人大代表的履职底气,源于紧跟党的理论步伐。过硬的政治觉悟,是服务群众的‘定盘星’”。他始终以人大代表的政治自觉,将理论学习作为提高履职本领的重要手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组织法、代表法、选举法等法律法规,紧盯党中央政策导向,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履职能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实效,把党的政策红利转化为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如煤改气、厕所改造、饮用水置换等各项惠民政策落地见效。

二、以代表之责办实事,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赵海岗始终把“群众盼什么、代表就办什么”作为履职准则,以“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的担当,把为民服务落到“实处”。

赵庄村原先进村路是一条2米宽的“羊肠小道”,村民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内道路也多有破损,修路成了村民最盼望的事情。面对群众的迫切诉求,他历时1个月说服邻村30多户村民同意让地,又多方筹措十几万元资金,将1000多米长的小道拓宽成8米宽的“阳光大道”。此后,他又多方奔走协调,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完成村内主街道10000余平方米柏油铺设,修建600平方米停车场、1000平方米森林公园和2座水冲公厕,增加变压器 5 台,安装路灯 50 余盏,打造800 余平米的文化广场和 900 余平米健身广场,种植花草树木3万余株,实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如今,赵庄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美丽村,走在村内的道路上,整个村庄整齐如新,赏心悦目。

有了好的环境还不够,怎么让群众富起来也一直是他心心念念的事情。为了产业发展,他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2023年开始,将村里闲置土地流转给外来高产种植户,扩大肉牛养殖规模,既让村民获得稳定的租地收入,又让村民在打工中学习技术,年均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以上,较往年实现翻倍增长。在传统小麦、玉米种植基础上,他积极协调与邻村合作种植20余亩新品种萝卜,还引导村民扩大花生、红薯、山药等高效作物种植面积,指导村民进行网上销售,支持返乡人才发展木材加工、山药种植等产业,增加村民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三、以代表之情听民声,筑牢民生福祉“奠基石”

作为来自基层、扎根百姓的市人大代表,赵海岗时时以“脚下沾着泥土,心中装着民情”的情怀,听取民声、收集民意,摸清摸实群众的诉求,在基层一线发现问题,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把群众诉求转化为可落地的具体建议,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赵庄村及周边村庄灌溉依赖民有总干渠,调研走访过程中,群众反映春冬季农业用水淡季时渠水白白流走,夏秋用水时渠水却断流干涸,既影响农作物增产,又增加了群众经济负担。于是,赵海岗在市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合理安排渠水排放时间,更好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建议”,得到了市水利局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办理。如今渠水排放的更加合理,沿岸近百个村庄由机井浇地的每亩几十元电费变成了仅十元的开支,极大降低了沿岸近百村村民农业灌溉成本,助力了村民增收。

四、以代表之诚化矛盾,织密乡村和谐“防护网”

一直以来,赵海岗把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维护村内和谐稳定作为其人大代表的重要职责,用心用情当好基层矛盾的“调解员”、邻里和谐的“守护者”,以主动担当筑牢乡村治理的平安根基。

在解决基层矛盾中,他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履职优势,每天在村里走一走,到群众家里坐一坐,到田间地头看一看,主动排查邻里纠纷、地界房界争议等问题,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制止,将矛盾扼杀在萌芽状态。今年秋播时节,村民赵某与赵某某因地界不清而产生纠纷,眼看就要过了种麦的季节,为不影响村民播种,他到两家地块细心查看,并多次到两个家庭进行走访,本着乡亲情谊的出发点,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双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他的不懈调解下,两家最终相互让步,达成和解。截至目前,他成功调解邻里纠纷30余起,解决了一起遗留10多年的宅基地纠纷。在他的用心守护下,赵庄村数年来实现“零上访”,他用真心真情筑牢了乡村和谐的“第一道防线”。

五、以代表之为做表率,勇当模范带头“先行者”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赵海岗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事事走在前、样样作示范,将人大代表的先进性、模范性融入日常、见于危难,用实际行动树起模范带头的标杆。

村内街巷里,他修剪花木、浇水护绿、清扫街道的场景已成常态,在他的带动下,群众爱村护村意识明显增强,并自觉参与到村内人居环境整治中,共同打造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和美家园。2023年7月,出现暴雨天气,赵庄村处于强降雨带,街道积水如河、险情一步步逼近。危急时刻,他拎起铁锹冲进雨中,站在1米多深的排水沟里清理垃圾,雨水浇透衣服,身体被冲得站立不稳,手被玻璃碎片划破,他却浑然不觉。村民们被他的行动感动,纷纷加入清淤队伍,最终保障了全村排水畅通,避免了险情加重。

无论是日常工作里的点滴实干,还是急难险重时的冲锋在前;无论是回应诉求的反复奔走,还是服务群众的真心付出,赵海岗用“时时在线”的行动,让人大代表的“为民初心”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温度”,真正成为村民信得过、靠得住的“贴心人”。未来,他将继续带着对群众的真挚情感,奔走在“为民履职”的路上,用实干担当书写更多的精彩诗篇。(临漳人大供稿)

责编:陶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