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中国人大》杂志社采访组一行到保定,就保定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保定市白洋淀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通过立法促进白洋淀上游综合治理和环境修复、保障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进行专题采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誉峰亲自部署,副主任陈春霞出席座谈会。
此次活动是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指示要求,《中国人大》杂志社到河北省组织开展的一次集中采访。采访组由《中国人大》杂志社、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长城新媒体、《公民与法治》杂志社记者组成,以“新时代新探索”为主题,全面展示新时代河北人大工作的新探索、新实践、新成就、新经验。
在保期间,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座谈会,采访组作工作说明,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市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立法专家顾问分别介绍了制定《保定市白洋淀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目的意义、起草过程、条例文本、工作推进等情况。随后,采访组同与会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和现场采访。会前,采访组还参观了保定人大历程展。
采访组对此项立法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定位准、思路清、措施实,将通过此次采访活动,进一步总结经验,深化交流,切实发挥好《中国人大》杂志等媒体宣传阵地作用。
陈春霞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对采访组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制定《保定市白洋淀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情况。她指出,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积极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立法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保定市白洋淀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重点把握了“高、严、细、实”四个原则:“高”就是站位要高,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拥护和全力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严”就是措施要严,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地方立法制定严格保护制度;“细”就是内容要细,实施精准立法,确保有法可依,有责可追;“实”就是效果要实,坚持问题导向,彰显本地特色,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陈春霞表示,采访组一行来保采访,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大》杂志社对保定人大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市人大常委会对此次采访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作出批示,并亲自部署、提出要求。我们将认真协助做好工作,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保定市白洋淀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深入实施,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据了解,《中国人大》杂志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自创刊以来,《中国人大》立足人大,面向社会,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民主法制建设成就,是全国人大及地方人大工作的重要交流平台,集思想性、政治性、权威性、指导性、可读性于一体。
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宣传处调研员姚剑锋带队,《中国人大》杂志社记者于浩、孙梦爽、舒颖,《公民与法治》杂志社编辑马丽宽,河北日报记者周洁,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王雪纯、高丽红,长城新媒体记者张登峰来保采访。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城建委、研究室、办公室和市生态环境局、司法局负责同志,河北农业大学条例起草专家组,部分驻保高校基层立法联系点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