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助力脱贫攻坚,近日,隆化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胜军带领视察组对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
视察组实地察看了峰丰、晨新蔬果等一批种养殖合作社,听取了县政府关于全县农民合作社发展情况的汇报。视察组对县政府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的成效给予了肯定,并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整体规模较小、发展层次较低、内部运行机制不规范、政策扶持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一是抓后进整改,提升合作社整体水平。切实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对全县范围内农民合作社进行再摸底,建立台账,逐一梳理,列出问题清单,实行“一对一”把脉,“一帮一”整改。建立健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合作社动态监测考核机制,对享受政策扶持的合作社加强专项资金监管,对示范社定期进行跟踪监测,对无实际运营的“空壳社”予以注销。
二是抓典型示范,增强合作社带动能力。选择适宜本区域发展的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发展各类合作社和联合社,坚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产业带动。鼓励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具有一定带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人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渠道,广泛吸引外地“能人”来县内投资兴办各类合作社,实现能人带动。结合我县产业特点及优势,注重在实践中培育典型,树立样板,通过典型引导,以点带面,实现整体推进。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示范社,扩大典型合作社的社会影响力,实现示范带动。
三是抓机制完善,实现合作社规范经营。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并完善具有本社产业特色的专业合作社章程,明确服务宗旨、成员资格、股权设置、组织机构、成员权利和义务等。完善组织和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并严格执行议事规则,坚持重大事项决策民主化。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成员利益保障机制、内部利益二次返利制度和股份分红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健全内外部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在财务管理上,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建账,加强核算,强化监督检查和民主管理,真正体现社员在合作社中的主体地位,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制度。
四是抓政策落实,优化合作社发展环境。通过政策引导和利益驱动,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充实到这一队伍中来。进一步制定出台合作社承担农业项目及用地、用水、用电等优惠政策,吸引外埠和本土人士投资农业,组建合作社。重监管点向农民合作社收取的各种行政性收费、农业生产性费用和其他费用,坚决杜绝违规收费行为,为合作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县、乡两级都要设立鼓励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对示范社的奖励,用于组织合作社管理人员培训、外出考察,用于支持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流转补贴和大宗生产经营贷款贴息等。 (康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