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州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按照“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责、部门履职、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总要求,坚持“摸清底数是基础、推动解决问题是关键,建章立制是根本”的工作思路,周密安排、统筹推进,扎实推动“6+1”联动监督工作有效开展。
一是以上率下,高位推进。市委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张福杰同志多次就联动监督工作进行指示批示,调度推动。在带头联系选民时,征询到关于“6+1”联动监督工作的15条意见建议,全部交由市委督查室挂帐督办,限期办结。人大分级负责。实行三级责任制,常委会主任对全市联动监督工作负总责,分管副主任对各领域和乡镇负第一责任,专班组长和乡镇人大主席负具体责任,确保责任明晰、目标明确。市政府主动履职。市政府成立清理整顿工作专班,制定各领域清理整顿工作方案,摸清问题底数,推动解决问题,建立起四个清单一个台帐,主动与市人大各专班对接沟通。四大班子全员参与。联动监督领导小组向所有四大班子领导发出提示函,要求各市级领导,到分包的乡镇和分管的领域部门调度指导联动监督、清理整顿工作,全市“6+1”联动监督工作实现了同向发力、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是把握节点,统筹推动。人大发挥牵总作用,加强工作调度,建立推进机制,推动省市人大安排的阶段性工作贯彻落实到位。调度推动。5月份以来,组织召开主任扩大会议、集中听取市政府关于“6+1”联动监督各领域清理规范工作汇报会、相关领域座谈会、工作调度会等会议18次,按时间时点,工作步骤,规定动作,一步不少,一步不落,强力推进。统筹推动。为进一步夯实我市市乡两级联动监督工作基础,制定下发联动监督工作清单,实行“周报告、月总结”制度。同时对各代表小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随机电话抽查44名代表,调研走访300名群众,实现条块结合、有机合一,确保了上下联动、统筹推进。合力推动。人大在做好联动监督工作的同时,联合纪检、信访、网信办、新闻媒体等部门协同监督,形成合力,推动联动监督工作向纵深开展。
三是抓住关键,摸清底数。精心挑选387名代表参与联动监督工作,结合代表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组成17个代表小组,按照省联动监督工作要求,加大业务培训力度,组织代表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视察调研等活动,确保代表依法履职,摸清问题底数。培训全覆盖。结合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系选民活动、调度会,分批次对参加活动的四级人大代表进行精准培训,通过集中学、专题学、发放明白卡等多种形式,认真领会省市会议精神,把握精神实质,使代表做到法律熟、政策清、监督明,实现了参与代表培训全覆盖,夯实了联动监督工作基础。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切实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和作用,结合5月份代表活动月和代表联系选民活动,参与代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全面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共征询联动监督工作意见建议361条,其中违法违规土地方面39条,违规违建项目方面38条,资源能源项目方面47条,房地产开发项目方面33条,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面67条,公共卫生管理方面137条。征询的意见建议均以人大内刊《人民心声》形式转交市政府办理,受到市委主要领导肯定。依法有序监督。围绕工作重点,各代表小组严格把握时间节点和工作环节步骤,集中听取市政府关于“6+1”联动监督各领域清理规范工作情况汇报,查阅责任部门相关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效果清单和整改工作台帐,进行实地检查。对违规违建项目涉及到的审批方面问题进行调研,对《土地管理法》贯彻落实及清理规范违法违规占用土地工作进行执法检查,对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进行视察,各专班针对相关问题开展调研活动,确保了联动监督工作稳步推进,摸清问题底数。
四是落实责任,推动整改。坚持问题导向,详细整理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工作台帐,对监督发现的问题,开展“回头看”,主动对问题较多、矛盾突出的领域再检查,切实把存在的问题挖出来、兜清楚,将形成的问题清单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依法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分类施策、解决问题,健全机制、源头治理,确保圆满实现“6+1”联动监督“问题找清楚、整改出成效、解难有思路”的目标。(晋州人大 赵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