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一大早,高邑县河村41名纺织女工骑着电动车,冒着三九严寒,有的还带着年幼的儿女,早早来到县法院门前,将一面绣着“心系百姓公正执法”的锦旗送给法院领导,表达她们无比感激的心情。
原来,她们都是本村某纺织公司的职工,由于企业经营不善,濒临倒闭边缘,眼看年关将近,家里等着这点血汗钱置办年货,然而该公司债台高筑,工资难以兑现。
高邑法院接案后,发现该公司没有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如果强行执行,拍卖现有资产,陈旧设备就是废铁价,远不足以清偿新旧债务。如果处置房产土地,该公司占地为集体土体,法律上不能实现。眼看年关将近,41名工人工资无着落,如果形成群体上访,势必影响社会稳定。
远水难救近火!为了尽快帮助职工讨回拖欠工资款,执行干警经过对案件进行反复研判,最后决定启用“提租还欠”执行模式,尽快执结案件。“提租还欠”是高邑县法院首创的执行模式,通过企业整体招租,产生租赁费用于偿还欠款。对于积极配合执行、但又没有履行能力,处置企业资产或启动破产程序存在法律和事实困难的企业,由法院组织采取整体招租产能,产生收益偿还企业债务,实现企业长期发展。
方案确定后,高邑法院发布了该公司提租还欠的公告,不少企业家纷纷来人或来电咨询。当他们了解到企业现状后,纷纷退避三舍,不愿意承租,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困局。
执行干警没有退缩,认真分析“有人问,无人租”的原因,单从表面上看,企业经营普遍困难,如此不堪的烂摊子没有人愿意接手。但是,深层次的原因,却是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吴某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企业信誉扫地,不免让人顾虑重重。
问题的症结找到后,执行干警心里豁然开朗,在接下来与承租人的接触中,他们改变了策略,重点介绍吴某的人品和信誉。原来,在执行过程中,执行干警从当地镇村干部和群众口中了解到,吴某人品极佳,做生意向来讲求信誉。其父本是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由于病重去世,导致该公司经营陷入困境。吴某接手父亲的纺织公司后,给公司“输血”300万元,其中100余万元用于解决工人的工资。因受疫情影响,公司濒临倒闭。此前吴某积极配合执行干警,变卖部分设备,履行部分案款解决了部分工人工资,足见此人履行债务的诚意。
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执行干警大量的工作和工人的联络宣传,终于与元氏县企业家商某达成初步意向。执行干警又通过多次与双方反复磋商,并一起陪同双方进行现场察看、设备清点,终于在2022年1月5日签订租赁合同。
1月6日早晨,寒风凛冽,夹杂着片片冬雪,高邑县河村某纺织公司院内,40余名纺织女工翘首企盼着执行法官的到来。当闪烁着警灯的警车缓缓驶进大门时,院子里仿佛顿时氤氲着融融暖意,冲淡了冬日的寒冷,纺织女工们的脸上洋溢出热烈的笑容。法院执行团队进行了现场办案,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发放“提租”案款206600元,使该案顺利执行完毕。
纺织女工终于拿到自己的血汗钱,可以安安心心过个好年,大家七嘴八舌对执行法官连连道谢。被执行人吴某激动地说:“感谢法官帮了我的大忙,总算把我父亲留下来的企业保住了!”执行法官趁热打铁,称赞新承包人注重诚信,而且资金力量雄厚,随即动员职工继续留厂工作。不少女工当即表示,年后继续留厂工作。新承包人也连连感谢法官帮了他的大忙,明年开工时将不会再为找不到工人发愁。
高邑法院“提租还欠”的做法,可谓是放水养鱼而不是竭泽而渔。大家纷纷称赞:都说“一人难称百人心”,高邑法院的法官却是“一人称了百人心”,成功实现了申请人、被执行人和承租人三方都满意的效果。因为他们时时处处为百姓着想,一言一行都体现出他们的为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