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进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全流程诉讼服务,2月28日上午,曹妃甸法院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基层法庭自主立案工作。
会上,陈丹宁院长强调要做到“五个到位”:
一是宣传引导到位。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第一时间将基层法庭开展自主立案工作情况以及法庭办公地点、管辖范围等信息向社会进行公示,同时将立案指引、立案清单、网上立案操作指南等诉讼服务文件提供给基层法庭,为人民群众诉讼提供便利。
二是后勤保障到位。加强人民法庭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调整人员配置,夯实人民法庭工作基础。增加对车辆、安保设备和信息化运维等支出投入,切实解决人民法庭在人财物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法庭安保工作,完善安全防范设施装备配备,强化案件风险评估和安全隐患排查。落实人民法庭信息化建设规范,确保全部法庭实现线上线下贯通服务。
三是制度执行到位。人民法庭庭长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逐步探索符合法庭自身实际和工作规律的考核办法,立案庭要加强对基层法庭立案工作的指导,高质量开展培训,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要求,确保“有案必立,有诉必理”,落实“首问负责制”,坚决不允许以不属于管辖范围为由让群众多跑路。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广泛对接基层解纷力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四是亮点打造到位。强化以特色求地位、以亮点求品牌理念,以自贸区诉讼服务中心为范本,对标对表全国先进基层法庭,借鉴工作经验,弥补自身短板,积极发掘总结基层法庭符合辖区特色的亮点工作,大力打造具有曹妃甸特色的优势品牌法庭。
五是效果实现到位。加强人民法庭“两个平台”建设,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预见性。加大人民法庭工作宣传力度,及时推送人民法庭工作成效、典型案件,深入挖掘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全面展现人民法庭干警良好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以人民法庭建设促人民群众满意度提升,促诉源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促审判质效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