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度是水结为冰的临界温度。在司法领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它要求法官既要有如冰般的公正与严谨,坚守法律的原则底线,不偏不倚地裁断是非;又要有如水般的柔情与包容,以人文关怀去润泽当事人的心田,化解矛盾于无形。
案情简介
近日,易县法院成功调解一起不当得利纠纷,充分展现了 “0 度法官” 在司法实践中坚守公正底线的同时,以人文关怀为桥梁,巧妙化解矛盾纠纷的卓越能力。赵某和杜某系朋友关系,前两年赵某因资金周转曾多次向杜某借款,后陆续归还,至2024年1月赵某在家自行核对其与杜某借款往来账目时,发现自己归还杜某的金额比实际应偿还的借款本息金额多出了2万余元。赵某认为,除应付本金与利息外,杜某多收取的2万余元属于不合法款项,应予以返还。两人因此事多次协商未果,故赵某将杜某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为全面了解案情,尽快化解纠纷,迅速行动,一方面向原告详细核实借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借款的次数、交付方式、借款实际期限、利息的约定等容易被混淆的节点;另一方面,与被告深入交流,耐心倾听他对于还款金额认定的依据和想法。通过前期沟通,承办法官精准地梳理出案件的争议焦点,即双方对于合法还款范围的界定存在较大分歧。考虑到二者系多年好友,为了挽回这份互帮互助的朋友情谊,承办法官决定尽可能以调解方式化解本次纠纷。他多次与被告进行沟通,释法明理,从法律条文到人情世故,全方位地向被告阐释不当得利的法律内涵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对于原告,他耐心安抚情绪,告知其法律程序的严谨性与复杂性,提醒其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要理解对方的处境,避免因过度执着于诉求而破坏双方原本的情谊根基。“大家相识一场本是缘分,如今虽有纠纷,但也应念及旧情留有余地,争取和平解决。”最终,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逐渐放下成见,达成一致调解意见,握手言和,重续昔日友情。
下一步,易县法院将始终秉持司法为民理念,持续在各类案件审理中推广刚柔并济的办案模式,积极探索更多创新的调解机制与方法,精准施策,实质解纷,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为法治社会建设筑牢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