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寄递物流运行效率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河北省推动建设县域快递物流中心
日前,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升河北省寄递物流运行效率,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更好保障改善民生,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通农村寄递“最后一公里”
邮政业是助力生产发展、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从有关部门获悉,2024年,全省快递业务量首次超越山东,跃居全国第四位;2025年上半年再创新高,保持全国第四位,增速达38.2%。农村成为邮政业发展新的增长极。然而,县域快递物流却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产业融合不足等问题,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在前期深入调研、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行动计划》。
围绕基本实现“县县有中心”目标,《行动计划》提出,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布局,政府推动、市场运营,因地制宜、典型带动,健全体系、集聚发展”原则,按照“已建项目升级改造、在建项目加快建设、未建项目规划立项”工作思路,推动建设“多种模式共享并行、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多元化配套跟进保障”的县域快递物流中心。
务求工作实效,河北省建立河北省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工作协调机制,由分管副省长牵头,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定期调度解决问题。强化政策支持,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出台政策支持当地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运营和邮政业发展。将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工作纳入2026年民生工程。鼓励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申报重点建设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
明确5个方面16项重点任务
《行动计划》通过“规划引领—建设升级—运营增效—完善网络—模式推广”五维联动,形成覆盖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全生命周期的实施路径,具体包括5个方面16项重点任务。
加强规划引领。分类规划布局,合理规划布局县域快递物流中心的数量和规模,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土空间、商贸发展、交通运输、现代物流、乡村全面振兴等规划有效衔接。编制建设方案,各县(市、区,下同)编制本地快递物流中心建设方案,将邮政业发展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考虑快递物流中心用地需要。
推动建设升级。强化典型示范带动,推动具备特色专业市场和电商企业集中的县先行先建高标准县域快递物流中心,打造推广典型样板,争创交通强国邮政专项试点。完善功能配套设施,鼓励地方政府主导投资建设县域快递物流中心,拓宽社会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加快设备迭代升级,探索逐步开放县域无人车路权,因地制宜开展低空寄递服务,创建绿色分拨中心。
提升运营增效。强化专业运营管理,鼓励入驻企业联合组建运营主体,鼓励引进符合资质的专业化运营企业,推动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市场化、多元化、规范化运营管理。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入驻县域快递物流中心集聚发展,因地制宜采取快快合作、邮快合作、交邮合作等方式,保障快递进村服务。加强关联产业协同,大力发展“电商+产地仓+快递物流”仓配模式,发展“快递+文旅”。发展冷链寄递服务,在鲜活农产品主产地因地制宜配套建设冷链设施,发展冷链运输、冷媒包装。
完善寄递体系。强化县级枢纽功能,鼓励有条件的县吸引快递企业总部建设区域集散中心、信息中心、结算中心。完善乡村服务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快递企业自设乡镇快递网点,因地制宜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鼓励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叠加更多便民服务。
推广典型模式。创新电商快递协同模式,推广大名县、晋州市模式,鼓励电商企业在快递物流中心设立直播基地、选品中心(产品展厅)、仓配中心,或邮政快递企业进驻电商产业园区,打造完备的选品、包装、直播、云仓、寄递全链条供应链体系。开展电子商务、工业设计、邮政快递等领域培训,提升专业人才素质能力。同时,优化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邮快合作共配模式、快快合作共配模式和政府保障快递进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