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人的世界寂静无声,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他们更需要关心与关注。近日,安国市人民法院祁州镇法庭通过一场“无声”的对话,成功调解了一起特殊的离婚纠纷案件,保障了聋哑当事人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合法权益。
原告王某与被告郭某系夫妻关系,婚后双方因家庭琐事矛盾不断,夫妻感情愈发不合,后原告认为夫妻感情已破裂,故诉至法院,要求与被告离婚,同时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问题一并做出处理。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先行进行了调解,由于双方均为聋哑人,沟通交流有所不便,给案件调解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为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承办法官克服困难,与双方代理人沟通后,了解到双方都识字,于是借助手势、电脑显示屏、纸笔书写等方式开始了一场的“无声”的调解。
调解初期,双方情绪都较为激动,不停地“诉说”自己多年来对家庭的付出和对对方的不满。为了能够顺利解决纠纷,法官和法官助理、书记员分别向双方进行充分沟通,安抚他们的情绪。待双方情绪有所缓和后,法官放缓节奏,询问当事人的意见,书记员同步制作调解笔录,并通过原被告桌前的电脑屏幕显示笔录内容,代理人可代为发表意见,如有异议或补充,当事人举手示意,并将意见写在纸上,书记员同步录入笔录。期间,法官多次、重复发问,确保当事人能准确表达内心真实意思,既让当事人“说”的明白,也能“听”的清楚。就这样,调解在一个个手势、一次次询问下不断推进,通过一下午的调解,双方最终就离婚、孩子抚养、财产分割达成了一致意见,双方的脸上都露出满意的笑容。
诉讼“无声”,司法有情,安国市人民法院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强化对弱势群体及特殊人群的诉讼权益保护,用耐心、细心、责任心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司法服务的便利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