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港区人民法院牢固树立“‘执’责所在,虽远必‘行’”理念,辗转三地、奔赴千里破解异地执行难题,有力打击规避执行、抗拒执行人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司法的权威和法律公信力,切实保障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横跨千里 首战告捷
在董某某申请执行周某某、单某某一案中,被执行人一直未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经执行干警多次联系、摸排,终于锁定了被执行人在安徽省巢湖市的居住位置。执行局副局长张喜迎当即制定了详细的执行方案,带领执行干警刘鸣、法警林轼博、郭忠伟奔赴千里之外开展异地执行工作。为避免出现信息不通畅、人员力量不足等潜在风险,执行干警们积极联合兄弟法院,成功拘传了被执行人周某某、单某某并将他们带至巢湖市人民法院。但被执行人对执行干警的释法明理置之不理、充耳不闻,鉴于被执行人态度极其恶劣且拒绝履行还款义务,执行干警决定依法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在送拘过程中,被执行人在强大的心理攻势及强制措施的震慑下,终于表示愿意清偿债务,当日将其驾驶的越野车送至法院并向申请人履行了6万元,剩余部分与申请人达成了和解。
马不停蹄 二度出征
在办理完该案后,张喜迎副局长又迅速带领团队奔赴浙江省淳安县寻找陈某某申请执行一案的被执行人李某某。该案在判决生效后,被执行人李某某就从秦皇岛市躲到了浙江省淳安县。执行干警刘鸣电话督促李某某主动履行义务,并告知其拒不履行的严重后果,但被执行人李某某一直心存侥幸。到达淳安县后,执行干警首先到李某某可能出现的居民小区、公共场所进行摸排走访,并积极寻求淳安县法院的协助,经过几天的高强度摸排,执行干警终于将被执行人李某某拘传至淳安县法院。但被执行人表示自己从事农作物种植,由于近年来自然灾害的影响,一时难以拿出足够的资金来偿还债务,后经执行干警向被当地有关部门了解,被执行人所述真实。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可能会导致被执行人失去生活来源,让其生活陷入更难的境地。但如果不执行判决,又无法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为了寻找最佳的解决之道,执行干警与双方当事人反复沟通,开展耐心、细致的释明工作,最终被执行人于当日向亲友筹借17万元履行了部分债务,剩余部分承诺于2025年7月30 日前履行完毕,双方达成了长期和解协议。
辗转多地 三战三捷
在李某申请执行张某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一案中,张某一直未按期履行还款义务,李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干警周兴通过线上、线下对该案进行财产查询,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被执行人下落不明,遂依法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和限制高消费,案件陷入僵局。
近日,根据申请人李某提供线索,被执行人张某在河南郑州某区居住,并且在一公司打工,但具体地址不详。执行干警周兴、张博核实具体情况后,随即出发千里奔赴河南郑州。在与当地公安机关的协同配合下,确定了被执行人的公司地址,又通过查询相关信息、走访打听、实地调查等,终于在郑州市某小区内找到了张某,并依法对其进行传唤。执行干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充分将法律讲透,将压力施够,被执行人最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承诺尽全力履行欠款。经过三天的等待,被执行人张某陆续向申请人李某支付11万元欠款,至此申请人等待了3年的债权终于全部兑现。
身在外地不是逃避执行的“护身符”,积极履行才能“保平安”。下一步,海港区人民法院将始终以及时兑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目标,用足、用好各项执行强制举措,发挥跨地区执行合力,坚决打击逃避执行、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等行为,以实际行动打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