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实践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人民法院的法官张伶走进秦皇岛市第二十中学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普法讲座。通过“案例式教学”的形式将司法审判与法治教育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法庭的“惩”转化为课堂的“防”,以真实案例引导青少年明辨是非善恶,在心中种下法治的种子。
备课期间,张伶法官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精心选取了自己审理的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案例,将抽象的法律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案例分析,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同时,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课堂上,张伶法官首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了常见的未成年人犯罪及量刑,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相关条款,教育引导同学们学法、知法、守法、用法。随后,她和同学们分享了几起聚众斗殴罪案例,深刻剖析了未成年人碍于“面子”和“哥们义气”、逞强好胜等心理,提醒同学们很多聚众斗殴案件是由于一些小矛盾引起,并呼吁大家遇事冷静,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的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未成年人盗窃罪和抢劫罪的案例教学中,张伶法官从犯罪动机、犯罪过程、犯罪后果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全面理解犯罪行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引导同学们准确识别生活中各种陷阱、破解的对策以及对法律的敬畏。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和违反法律的严重后果。最后,张伶法官勉励大家遇到问题要多从法律角度思考,保持清醒头脑、提高心理韧性,不断培养自己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和品质。
育人以法,润物无声。下一步,海港区人民法院将持续开展“法官进校园”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探索更多寓教于乐的法治教育主题,积极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贡献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