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省聚焦文旅融合、全域全季旅游强省建设目标,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打造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举办省旅发大会,全年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均增长10%以上,‘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25年1月1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正谱在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表示。
1月14日下午,河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集体采访活动在河北会堂举行。来自相关领域和行业的6位省人大代表受邀接受采访,共绘美丽河北新画卷,持续推动“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影响力不断扩大。
“文化大省不火不行”
“河北文旅不火不行,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河北是一个文化大省。”河北省人大代表、活动主持人纪青云以邯郸为例,“就说邯郸吧,是一个3000年从来没有改过名的地方,另外,邯郸作为成语之都,为我们贡献了1584个成语,邯郸可看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我们邯郸故事很多,作为成语之都,我们每个县都有它的成语,补天浴日就出在我们涉县,都各有各的故事。”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万景文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保红骄傲地表示,2024年,邯郸在成语品牌上下足了功夫,打造了成语街区、成语文创、成语演出等特色文化,邯郸在全国越来越火。
李保红是2013年转型做文旅的,2017年邯郸市首届旅发大会就是他们承办的。“我赶上了文旅发展的好时代。我们充分利用涉县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系统梳理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提炼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为旅游产品注入独特的文化魅力。”李保红表示,2021年河北省第六届旅发大会在邯郸召开,主会场也在涉县。我们以推动文旅融合为契机,仅2023年和2024年两年时间,就接待游客208万。
“我们蔚县有小五台山的高度、打树花的热度、历史文化的厚度。”河北省人大代表、蔚县博物馆馆长王艳萍开始推介起自己的家乡,“小五台山高2882米,是河北的最高峰,也是太行山的主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打树花,是游客到蔚县旅游必看的一项民俗活动;博物馆里的文物件件都是珍品,没有复制品,每一个历史时期不仅有文字记载,而且都有出土的相关文物进行佐证;我们的蔚县剪纸更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我们离天津和北京很近,离石家庄也不远,很多人问我廊坊有什么,靠什么留住京津的游客——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河北省人大代表、廊坊市文旅推广大使、廊坊市文安县李庄农场副场长赵蓉蓉强力推荐王潮歌导演倾情打造的“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和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水云间文化商街统称为梦廊坊戏剧公园。通过戏旅融合打造北方戏窝子,传承戏剧文化,推动文旅发展,让更多的人来到河北,感受廊坊。”
2024年12月17日,由何超琼策划监制、张艺谋执导、石家庄市京剧团王鑫和牛龙飞参演的全球大型驻场秀《澳门2049》在澳门公演,并将在澳门驻场演出一年。“每一次演出,每一天演出,对推广河北文旅,对推广石家庄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对推广北方戏窝子起到了巨大的推广作用。”河北省人大代表、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石家庄市京剧团党支部书记赵玉华高兴地告诉大家,“我们还去香港和广州推广河北的戏曲,宣传我们河北、宣传石家庄。看过我们演出的人都很激动,特别是在香港,很多观众说,呦,河北和石家庄那么美,我们有时间一定要去河北,要去石家庄,要去正定去看看。”
“浓缩的‘国家地理读本’”
“我们河北被称为浓缩的‘国家地理读本’,也就是说河北的山山水水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地貌特征,是我国唯一一个兼具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洋六大地貌的省份,这也是河北文旅火爆出圈的重要因素。”纪青云“翻开”河北这部鸿篇巨制的“地理读本”。
“远看三层楼,进院不是楼,上楼无梯走大街。”河北省人大代表,邢台市信都区路罗镇英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路志勇向大家展示他们村独特的建筑风格。“怎么做到的呢?就是源于独特的地理环境。”
英谈村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有江北第一古村寨之称,保留完好的院落有67处,先后被国家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景观村落、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全国文明村。
“留住古村落就等于留住了我们的灵魂,留住了我们的乡愁,留住了我们的未来。我们充分挖掘古村落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挥乡村旅游的带动作用,把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路志勇表示。据了解,2024年,英谈村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00多万元。
“不知道大家提到秦皇岛会想到什么?有的人会想到秦始皇,它是我国唯一一个以皇帝名号命名的城市;还有很多人知道北戴河,北戴河有海。”河北省人大代表、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讲解员于淼开始进行专业的讲解,“其实秦皇岛是一个全域全季旅游的城市。我们这里不仅仅有大海,还有长城。不仅仅有海上长城,还有山地长城、平原长城。冬天的秦皇岛能滑雪,还可以去海边看海冰。海冰特别特别的美,想象不到的美。不仅仅看海冰,我们还可以去看海上日出。四季皆可游的秦皇岛,大家一定要来。”
“整个张家口也实现了全域全季游,冬天来滑雪,春天来赏花,夏天能避暑,秋季有采摘。”王艳萍介绍起近几年特别受年轻人欢迎的露营。“海拔高度2100以上的茶山,被称作住在云朵里的家。在这里露营早晨不是被汽车的鸣笛声惊醒,而是被小麻雀叫醒,让你跟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小天山的露营条件也非常好,不仅有清澈的自来水,特制的烧烤帐篷,晚上也非常安全;尖山的景色也很美,喜欢摄影的朋友们,可以过去拍出很多大片。”
2024年,G109新线高速连通工程提前9个月建成通车,京蔚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北京至张家口蔚县通行时间由3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张家口涿鹿县与北京实现1小时通达……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浓缩的国家地理”成为现实,京津冀之间触手可及、即日可达,这么近,那么美,天天可以游河北……
“全能型的旅游推介官”
“这么年轻,能够当上河北省的人大代表,在文旅方面做了特别多的工作,如何当好一个讲解员,她是下了一番苦功的。作为一个全能型的旅游推介官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把所讲的东西让大家听进去,这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付出了很多很多的努力。”纪青云所说的讲解员就是于淼。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我能够为文旅事业做出一点点小贡献,是热爱本职工作和坚持学习的结果。”于淼表示,“首先是热爱,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历史文化,唯有热爱,才能把一项工作做好。同时每天看大量的书,不仅仅是关于长城的书;每年要去很多地方推介,推介的同时,对标学习各个地方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方式。”
作为中国长城博物馆的讲解员,于淼带了一个10人的讲解团队,致力于全能型的讲解。“游客来到一个城市,见到的第一人很可能是讲解员或是导游员。讲解员是一个城市形象的代表,要尽可能地宣传家乡。不能局限于一个单纯的景区,要通过讲解拉近与游客的距离,让游客听得进去,产生共鸣。”
旅游专业出身的于淼,毕业后一直从事讲解工作。最初的时候也是照本宣科地背诵导游词,但是她觉得游客的满意度不是很高,听了跟没听一样,没有回应。随后她就不断地改进讲解方式,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类型,到访的不同目的,设计出不同的讲解词,有针对性地准备不同的接待礼仪。“比如说针对不同民族的游客,他来自哪里,喜欢什么,有什么跟长城相关的人和事,都要提前做好功课,这样讲解起来就容易跟游客拉近距离,建立起感情,他就会有认同感,就容易受到相关历史和文化的熏陶,从而爱上这个地方。”
在河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到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建成投用。中国长城博物馆是国家编办唯一以“中国”两个字命名的长城类博物馆,可以说给了于淼他们极大的肯定,也带给他们不小的压力。为了让慕名而来的游客更好地体验长城文化,她们策划了沉浸式的演绎活动。“大家都听过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典故,我们根据甲申石河大战,将这样的历史故事做成了一个实景的演绎马战,以这样的形式让大家了解这段历史。我们还通过光影秀将长城的历史展示给大家,以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长城文化和长城精神。”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长城文化旅游带,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国长城博物馆的建成投用,在激励我们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长城文化的同时,一定能助力秦皇岛文旅更上一层楼,秦皇岛也会因此更加助力我们河北文旅愈发火爆,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叫得更响。”于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