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市十六届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召开第十四次会议,对拟提交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的相关文件进行初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立群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监委《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
会议认为,全市监察机关坚决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纪委监委安排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切实将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正风肃纪反腐的重中之重,着力深入推进集中整治,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守正创新、亮点突出,我市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
会议指出,三年集中整治,今年承前启后,最为关键。我市“群腐”整治工作任重道远,对照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在整治力度、以案促改促治、基层监督体系建设、各部门协同配合等方面仍需持续发力。
会议要求,全市监察机关要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标准不降,以更加精准有效的监督执纪执法回应群众期盼、增进民生福祉。一是坚持人民至上,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畅通举报渠道,把监督重点聚焦在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和反复出现的问题上。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纪律教育和日常监督管理,切实增强基层干部群众观念。将监察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最基层,推动整治成果不断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体验。二是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发力惩治“蝇贪蚁腐”。要以查办案件带动全局工作,坚持存量和增量一起清,全面起底过筛问题线索,让反复发作的旧问题逐渐减少,让新出现的问题难以蔓延。坚持办案和治理一起抓,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健全以案促改促治机制,形成办案、治理、监督、教育的有效闭环。三是紧盯突出问题,有效增强整治工作实效。要结合我市实际,因地制宜强化靶向监督。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自然资源、工程建设等领域,紧盯资金使用、项目审批等关键环节,紧盯民愤大、反映多的重点人员以及不担当、不作为的“躺平式干部”,坚决纠正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四是加强部门协同,凝聚各方同管共治的合力。要健全多部门多层级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联动机制,推动监察监督与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等高效贯通,合力解决工作中的堵点难点,提升监督质效,巩固整治成果,共同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唐山篇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