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至20日,中国法律史学会革命根据地法律史研究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暨“新中国法治建设从这里启航:红色法治基因传承与法治中国建设”学术研讨会在石家庄举行,永清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周洪辉,别古庄法庭庭长彭兵应邀参加。
研讨会上,来自西北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国家法官学院、南昌大学以及永清法院的参会代表,围绕红色司法基因,结合理论与实践分别作了主旨报告。与会人员就相关法学理论与实务的展开交流研讨,为深入挖掘红色法治基因,传承红色法治文化开拓了新视野,提供了新路径。
周洪辉代表永清法院,以《赓续传承红色基因 重塑发展“廊坊经验”》为题作主旨报告,介绍了“廊坊经验”的发端起源、重要价值,以及新时代廊坊法院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重塑和发展“廊坊经验”,传承红色司法基因、推动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报告指出,“廊坊经验”起源于马锡五在永清县别古庄法庭调研时对刘泽钧别古庄法庭经验的总结,是廊坊市两级法院通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以“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标本兼治、案结事了”为核心的司法工作经验,旨在通过诉内、诉外两个良性循环实现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和社会稳定。
报告强调,在继承和发展马锡五审判方式与刘泽钧别古庄法庭经验的基础上,几代廊坊法院人积极探索、深入实践,不断丰富“廊坊经验”新时代内涵,推动廊坊地区矛盾化解和社会治理工作呈现新局面,使之成为廊坊两级法院的“金字招牌”,对于发扬红色司法传统、传承红色法治基因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报告强调,近年来,廊坊市两级法院充分发挥“主场”优势,进一步挖掘马锡五审判经验等红色司法基因,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发展“廊坊经验”,贯彻“如我在诉”理念,做实“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多措并举传承红色基因,切实让“廊坊经验”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河北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国家法官学院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代表,河北石家庄、保定、邯郸等多地法院以及江苏、甘肃、山东等多地政法机关的实务专家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