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近年来,海港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创新年轻干部培养路径,将年轻干部培养作为事关司法事业薪火相传的“头号工程”,从“铸魂强基、精业笃行、勇挑重担、清风正纪”四大维度精准发力,全力锻造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法院生力军,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青春“法”力量。
(一)铸魂强心,筑牢政治素养之垒
一是青年小组研学,夯实思想根基。建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以党的创新理论为重点,通过集中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年轻干部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今年以来,参加学习活动28人次。二是列席旁听跟学,拓展政治视野。分批次安排年轻干部列席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通过沉浸式参与研讨,推动年轻干部从“办案视角”向“管理视角”进阶,学会将个案办理融入服务发展大局中谋划。同时,鼓励年轻干部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为法院工作注入青年智慧,实现“上下一体、双向赋能”的政治能力提升。目前已安排25名干警旁听学习。三是主题活动展学,浓厚学习氛围。打造“5分钟微讲堂”,结合“缅怀先烈筑忠魂 清风正气守底线”“青春年少好读书 红色经典咏流传”等主题活动,鼓励年轻干部围绕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工作感悟等方面上台分享心得,并通过公众号平台同步展示,通过讲授的方式提升年轻干部理论学习的参与感与获得感,也为年轻干部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目前已开展“5分钟微讲堂”16次,进一步浓厚了活动氛围。
(二)精业笃行,淬炼复合能力之锋
一是脱产培训,汲取前沿理念。分批次选派年轻干部参与上级法院组织的脱产业务培训,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最新的司法理念、审判方法和前沿技术,与来自不同地区的优秀法官进行交流学习。2024年以来,共选派15名年轻干部外出学习。二是轮岗历练,沉淀多维能力。选派年轻干部参与到督察巡察等其他工作之中,通过纵向交流,培育“一专多能”型高水平人才。同时,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在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进行锻炼,通过横向轮换培养复合法律思维,2024年以来,共对3批年轻干部进行岗位调整,为其日后参与各领域案件的审执工作搭建良好平台、打下坚实基础。三是论文凝思,转化实践成果。定期组织论文征集活动,鼓励年轻干部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通过论文创作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为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并择优推荐到相关学术论坛,提升年轻干部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2024年来,3名年轻干部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市级以上的法治论坛或学术讨论会上获奖,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三)勇挑重任,砥砺责任担当之志
一是入额实践,独当一面“挑大梁”。畅通年轻干部入额和等级晋升通道,鼓励年轻法官助理积极参与入额遴选,在审判岗位上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并为入额的年轻法官提供充足的案件资源和发展空间,让他们在审判一线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2024年新入额法官中35岁以下占比达100%,截至目前完成等级晋升3人次。二是一线实战,急难险重“强筋骨”。落实法官助理必下沉机制,新招录法官助理优先安排至派出法庭,将年轻干部放到服务群众的前端,直接参与审判工作和群众工作,学习群众语言和纠纷调处艺术,在化解群众难题中涵养为民情怀。2024年以来,共选派年轻干部到人民法庭培养锻炼12人次,截至目前共有16名年轻干部在人民法庭“墩苗成长”。三是提拔任用,磨炼才能“压担子”。牢牢树立“使用是最好的培养”理念,对政治过硬、业务精通、实绩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及时提拔任用,为其提供更高平台施展才干。先后提拔使用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年轻干部2人、晋升职级3人,不仅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更传递了“有为者有位”的鲜明导向,有效激发了年轻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
(四)清风正纪,绷紧廉政意识之弦
一是专员担责,强化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年轻干部积极性和主动性,挑选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6名年轻干部担任党务廉政专员,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动年轻干部由“被监督者”转变为“监督主力”,强化内生约束意识。二是聚焦问题,筑牢自律防线。组织年轻干部结合岗位实际和自身特点,检视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强化以查促改、以改促进。针对年轻干部职业初期易受诱惑的特点,定期发放廉政提醒,向干警家属发放廉洁家风倡议书,发挥清廉“家”力量。三是严管厚爱,护航健康成长。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全方位了解年轻干部思想动态、生活作风、社交圈、朋友圈等情况,沟通思想、加油鼓劲,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加强思想淬炼、提高党性修养,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累计开展谈心谈话28次,进一步促进作风改进与能力提升同频共振。
青春向党、奋进当时。下一步,海港区人民法院将继续不断创新培养方式和方法,为年轻干部铺就全方位、多层次的成长之路,助力他们在司法舞台上绽放青春光彩、书写法治华章,为司法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