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人民代表网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首页
人大要闻 国内综合 聚焦河北 市县人大 立法经纬 监督纵横 代表履职 社会
法治时空 本网专栏 警方视野 检察平台 法院在线 基层动态 财经 文教
燕赵人民代表网>>财经

河北金融监管局发布消费者风险提示:理性借贷,守护青春“钱袋子”

来源:燕赵都市报  2025-7-2 11:53:38

  本报讯(记者张静涛)互联网贷款以其便捷、快速的特点,吸引不少大学生的目光。然而,在这看似方便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风险。近日,河北金融监管局发布2025年第6期金融消费者风险提示:理性借贷,守护青春“钱袋子”。

  风险提示中介绍了一起典型案例:大学生小王,在浏览某社交平台时看到了一则“零门槛、低利率、快速到账”的广告,因近期想购买一款新手机,但手头资金不足,便心动不已。随后按照广告指引,小王下载了相关贷款APP并填写了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学校名称、银行卡号等,很快就收到了贷款平台的审核通过通知,额度为6000元。在没有仔细阅读贷款合同条款的情况下,小王点击了确认借款。起初,小王按照约定按时还款,但几个月后,他发现实际还款金额远超预期。由于生活费用超支,小王无法按时偿还贷款。与此同时,贷款平台开始频繁催收,不仅打电话、发短信骚扰小王,还威胁要将他的欠款信息告知学校和家人。小王陷入了极度焦虑和恐慌之中,学习和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河北金融监管局在风险提示中指出,小王作为大学生,消费观念还不够成熟,忽视了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由于对互联网消费贷款的风险认识不足,面对贷款平台的诱导性宣传,在未充分了解贷款平台和贷款合同条款的情况下,轻易借款。此外,部分不良贷款平台为了追求利益,故意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甚至采用虚假宣传手段,实则在合同中设置了高额的手续费、服务费等隐性费用。上述平台在贷款发放前,既未对小王的还款能力进行充分评估,也未向其充分提示贷款风险,在贷款发放后还存在违规催收行为,对小王的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对此,河北金融监管局提醒金融消费者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树立理性消费观。互联网贷款本质是借贷行为,需要偿还本金及利息,大学生由于缺乏稳定收入来源,很容易形成“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务必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实际需求进行消费,坚决抵制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攀比消费。

  二是防范信息泄露风险。申请互联网贷款,需向平台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一些非法贷款平台会将这些信息泄露给第三方,导致个人遭受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困扰,甚至可能面临银行卡被盗刷、个人信息被用于非法活动等风险。

  三是珍视个人征信记录。许多互联网贷款平台都已接入央行征信系统,频繁申请网贷会导致征信查询、借款与还款记录增多,尽管未逾期,但可能会对个人就业和购房等大额贷款消费产生负面影响。一旦出现逾期还款情况,平台会将不良记录上报至征信系统,影响个人工作和生活。

责编:陶影
 
 
:::::  关于本站 | 业务推广 | 本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燕赵人民代表网 www.yzdb.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1-87803958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zdb@163.com
ICP备案号:冀ICP备13010025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10402000951   许可证编号:冀新网备132016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