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佳鑫经常在北京和雄安两地往返。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空天信息创新技术大赛决赛上,张佳鑫带领团队斩获了空天信息青年创新创意赛道一等奖。赛后,雄安新区有关部门与他进行了对接,计划将项目落地应用。为此,他近期常来雄安与有关部门进行商讨。
张佳鑫介绍,他们获奖的项目以卫星天基为牵引,将城市中的摄像头数据、网络开源数据、政务服务平台数据等融合在一起,通过智能分析对城市治理效能进行系统性评估和预测,助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雄安的空天信息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新区还出台了相关产业、人才、创新支持政策。我们非常期待加入雄安蓬勃的空天信息产业生态中。”张佳鑫说,他们计划通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在雄安注册公司,推进技术落地应用。
像张佳鑫一样正积极融入雄安空天信息产业生态的企业和科创团队,还有许多。
作为航空航天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的新兴业态,空天信息产业是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雄安新区自设立伊始,便高度重视空天信息产业发展,通过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产业链等举措抢抓机遇,使得空天信息产业在未来之城起步成势——
去年10月14日,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的办公楼正式投入使用;10月25日,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名单,雄安新区成功入选;11月6日,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在雄安揭牌成立……这一系列“大事件”,彰显了雄安新区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活力。
在中国星网这个“链主”的带动下,空天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创新平台纷纷奔赴雄安。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已聚集超过60家空天信息领域企业,涵盖卫星集成与总装、运载服务、卫星载荷等7个细分领域。
产业链日益完善的同时,技术落地应用的场景也越来越丰富。在白洋淀边,“北斗+水域精准导航”已应用于400余艘船舶,在水质检测以及游船定位方面作用显著;在启动区和容东片区,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部署了“无人机+方舱”基础设施,助力监管部门对低空飞行安全实时精准管控……随着雄安空天信息产业链的延长,空中通勤、应急通信、水域治理等更多创新场景正从规划变为现实。
良好的支持政策、蓬勃的产业生态、丰富的应用场景,正在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充分赋能。
今年年初,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擎科技”)通过市场化疏解主动来到雄安新区。这是一家商业航天和卫星互联网领域高新企业,专注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研发制造,掌握批量化生产低成本、高可靠低轨卫星核心技术。
“我们来到雄安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鸿擎科技总经理史耀中说,雄安在空天信息产业发展上所构建的完整产业链、出台的有力支持政策、集聚的创新要素资源,为企业干事创业营造了极佳氛围,让他们坚信在这片热土上一定能宏图大展。
来到雄安后,鸿擎科技一方面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另一方面争分夺秒开展厂房建设、人才招聘、设备订购等工作。此外,该公司还参加了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空天信息创新技术大赛决赛,其带来的低成本变推力氪工质霍尔电推进系统,可以把卫星从300公里高度推到500公里,创霍尔电推爬轨最长纪录,引发高度关注。
“目前,我们定制的厂房已完成结构封顶,今年将完成产线建设,随后开始产能爬坡。”史耀中说。
从央企“链主”落子,到60家企业聚链成势;从北斗“照亮”地下空间,到卫星翱翔浩渺天穹……雄安正紧握创新之笔,将星河璀璨的苍穹之梦,书写成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