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人民代表网讯(赵成刚 通讯员柳延枝)近日,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阡陌青苗”实践队以“才智播种乡村梦,强农报国促振兴”为主题,赴衡水市景县开展为期4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该团队依托多专业融合优势,通过 “调研诊断+实操助力+成果转化”模式,将经济管理专业知识转化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金钥匙”,为乡村振兴注入智力新动能。
衡水市景县是全省产粮大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实践队聚焦当地特色农业园区,首站便与景县农业农村局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县域农业产业布局、政策支持体系及发展瓶颈,确定了凯骏农业示范园、增硕农业生产基地两大实践阵地。其中,前者的“种植+采摘+养殖+观光”模式与后者的“鱼菜共生”智慧系统,为经管学科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样本。
在增硕农业生产基地,团队围绕鱼菜共生系统的运营模式,团队与董事长张建辉展开深度座谈。队员们通过检测水体pH值、氨氮含量,参与实践劳动,结合“循环经济”理论分析系统运营效率。各专业学子充分发挥所长,为企业算好 “成本账”和“生态账”。针对“鲈鱼电商物流成本高”“品牌知名度不足”等痛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提出“直播带货+区域冷链合作”的方案,为拓宽市场渠道出谋划策。
在凯骏农业示范园,一部分学生与基地负责人访谈,运用成本核算知识梳理 “每颗草莓的成本构成”;另一部分学生参与育苗育种,体会精细化管理对效益的影响。
实践期间,团队还深入凌庄、马贾庄等村庄,针对农村闲置宅基地利用情况开展问卷调研与实地走访,并根据调研结果梳理出利用建议,为当地闲置宅基地的流转利用提供经管智慧。队员们还走上街头开展环保科普,将“生态账”理念融入宣传手册,助力绿色农业理念传播。
在增硕农业生产基地召开的实践成果总结座谈会上,学院党委副书记高强一行与景县农业农村局领导、基地负责人听取了实践团队的成果总结汇报,对实践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并就下一步深入合作进行探讨。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将经管专业知识与乡村振兴需求深度对接,让学子们在算清“四本账”的过程中,既锤炼了专业技能,更坚定了“强农报国”的信念。“阡陌青苗”团队以智赋能,用青春行动书写着经管学子服务乡村振兴的答卷,让专业智慧在田野间生根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