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互通破壁垒 协同办案强质效 技术制度双保障
本报讯 (郭潇 张春辉)为推动对执行活动的全程监督,今年以来,张家口市桥东区人民检察院以法检协同为核心引擎,通过数据互通破壁垒、协同办案强质效、技术制度双保障三重维度,构建起全流程、立体化的执行监督体系,破解执行难题,实现了监督效能与司法公信力的系统性提升。
数据互通破壁垒,激活监督新动能。该院建立“三向联动”数据机制:纵向与法院专线联通,实时获取被执行人信息、终本裁定等核心数据;横向联合不动产、税务等部门整合财产信息,建成多维度数据库,累计发现未查控房产线索120余套,推动恢复执行89件;环向依托“执行监督信息平台”,实现终本裁定、财产查控“三实时”监管,监督效率提升40%。创新“涉房产终本执行类案监督模型”,通过双层数据碰撞逻辑精准识别异常案件,已筛选高风险案件80余件。
协同办案强质效,提升监督实效。该院将个案穿透式监督与类案规模化治理相结合,建立“一案三查”深度监督机制,实现了从个案突破到系统治理的跨越。在李某某执行监督案中,检察干警同步核查程序合法性、财产隐匿性和机制漏洞,不仅发现了被执行人未被查控的银行存款和房产,还针对财产调查清单缺失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推动案件全额执行到位。这一案例成为类案监督模板,带动全区筛查2000余件案件,督促整改终本案件100余件,执行到位金额超500万元。与法院建立“联席会议+同堂培训”机制,今年围绕执行难点研讨3次,形成纪要2份,开展3期同堂培训,覆盖30人次,促进执法理念融合。
技术制度双保障,巩固长效协作。该院依托全省民行数智平台,绘制“执行案件全流程监督风险预警谱系图”,梳理出37个关键节点,建立红橙黄三级预警体系。该图谱与税务、社保数据联动分析,可自动标记执行人员未查询房产即终本等异常案件。前不久,该图谱识别出某被执行人登记有房产但未查封的橙色风险,触发跨部门协查机制,最终成功追回价值80余万元的涉案房产。此外,该院将风险预警谱系纳入动态跟踪机制,与法院联合制定《执行风险分级处置规程》,明确红橙黄风险处置时限与机制。今年以来,桥东检察院通过该机制发现执行超期未处置财产等橙色风险案件11件,推动建立“执行财产动态评估清单”,促使财产处置周期压缩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