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人民代表网讯(李强 通讯员王柳旭)近年来,廊坊市大厂县邵府镇在乡村治理领域积极探索创新,坚持以乡风文明塑魂,筑牢乡村治理根基,持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出了一条乡村全面振兴的康庄大道。
引导约束并举 凝聚治理共识
邵府镇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体系,一方面,德化人心与培根铸魂并重,强化教育引导。聚焦乡村基层移风易俗、邻里关系、孝老爱亲、勤劳致富、婚丧嫁娶、节俭节约等内容,制作《乡风文明培育好乡村振兴站稳脚》系列说唱片2部,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脍炙人口的群口说唱和单口快板书形式,通过宣传宣讲、集中观看、电子大屏幕播发和村级大喇叭广播等方式,让乡村群众耳濡目染下提升文明素质。另一方面,广征民意与一村一品结合,强化规范约束。坚持“群众事、群众议”,开辟乡村群众协商议事新途径,先后通过村民代表会、入户走访、调查问卷等形式,征集群众意见建议3000余次,形成涵盖环境整治、移风易俗、邻里和谐、婚丧嫁娶等内容共性村规民约。同时,全镇八个村根据每个村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在共性村规民约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村民自治重点难点问题对该村村规民约进一步修订完善,形成“一村一特色”的个性村规民约。教育引导与规范约束双管齐下,有效提升了乡村群众的文明素质,乡村文明风尚日益浓厚。
点亮身边榜样 激发向善动能
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说服。邵府镇善于以典型的力量教育人、引导人、带动人,连续多年开展“身边好人”“最美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从孝老爱亲、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见义勇为五个方面选树群众百姓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的了的模范榜样。2023-2024年度共推荐选树身边好人21人、最美文明家庭11户。动态制作《榜样的力量》系列短视频,点亮群众身边的榜样,让他们品读榜样的故事,感悟榜样的精神,潜移默化引导群众百姓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涵养淳朴民风。
汇聚志愿力量 筑牢共治基石
邵府镇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探索建立“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社会支持”的“1+4+N”志愿服务模式(即创建一个学雷锋服务站点,开展“向日葵”青少年成长志愿服务、“红色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非遗传承与发展志愿服务、民俗文化文艺志愿服务四个特色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各种志愿服务项目),打造特色突出、成效明显、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良好社会影响力的社会志愿者服务品牌。同时,镇村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作表率,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在基层治理、政策宣讲、便民服务、环境整治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志愿服务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彰显党员担当,凝聚强大合力。2024年以来,该镇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3次,参与人次达到2000余人次,志愿服务实现制度化、常态化、精准化发展,“志愿红”成为该镇乡村治理的温暖底色。
量化文明实践 激活治理效能
邵府镇置身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在推进有效乡村治理方面主动发力、积极探索,两次赴北京市通州区、平谷区调研学习,制定了《邵府镇乡村治理积分制实施方案(试行)》,推行农村积分制,激发群众参与村级管理主动性。乡村治理积分制是量化文明实践、激活治理效能的有益探索,按照“易操作、可量化、可评估、可执行”的原则,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科学设置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6个类别38个项目的积分参考指标,基本涵盖了人居环境整治、社会安全、公共秩序、安全生产、志愿服务等乡村治理的方方面面。乡村治理积分制充分尊重村民意见,相关管理制度和参考指标的制定全部做到“策由民商”“规由民定”“事由民决”,逐步构建起乡村治理“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大格局。
近年来,邵府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乡风文明塑魂、乡村治理筑基”为切入点,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基础,走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建设了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全镇广大群众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谱写了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