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人民代表网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首页
人大要闻 国内综合 聚焦河北 市县人大 立法经纬 监督纵横 代表履职 社会
法治时空 本网专栏 警方视野 检察平台 法院在线 基层动态 财经 文教
燕赵人民代表网>>市县人大

人大代表齐发力 乡村振兴添动力

——无极县“人大代表在行动、乡村振兴当先锋”主题活动综述

来源:无极人大  2025-8-13 15:14:21

  在无极县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一场为期三年、旨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行动——“人大代表在行动、乡村振兴当先锋”主题活动,正持续释放着强大的能量,如同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岁月的洗礼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2023年7月1日,县委书记封立新亲自动员部署了这一贯穿本届人大的主题活动,吹响了人大代表参与乡村振兴的冲锋号。活动开展伊始,便明确了其深远意义:它不仅是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坚定践行,也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加强闭会期间代表工作的重要举措。三年的时间跨度,彰显了无极县推动乡村振兴的持久决心,全县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秉持“为民履职”初心,肩负“振兴使命”,循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指引,以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诠释担当。截至2025年8月,累计捐款捐物588.92万元,提出意见建议224条,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挥洒出浓墨重彩的人大印记。

  一、以产业为基,筑巢引凤兴乡村,代表领航致富路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活动中,各级人大代表化身“产业发展领航员”,立足“3+N”现代产业体系,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发挥行业优势,以项目为笔、以资源为墨,在无极大地勾勒出“强链补链、数智赋能”的产业图景。

  在产业链延伸上,市人大代表欧阳永跃持续推动尚太碳业做大做强,谋划建设了投资30亿元的尚太二期项目,成为无极项目建设历史之最。市人大代表韩增立,不断扩大军城皮革有限公司的规模,投资10亿元新上占地110亩的皮革延链项目,为皮革产业的发展引擎持续注入新动力。县人大代表李会坡带领贝吉电商集团,倾力打造了“雪中飞”“太阳雪人”等电商品牌,形成“代表+企业+农户”的乘数效应,辐射带动周边村庄的范围逐年扩大,带动500余户年均增收2万元,越来越多的村民在电商浪潮中找到了致富新路径。北虎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军国,带领村民持续发展实体经济,村内企业数量稳步增长,就业岗位不断增加,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的梦想照进了现实,为产业兴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让“产业链”串起“致富链”。

  在特色产业培育中,南流乡人大代表张兰锁的故事,是产业帮扶的生动注脚。2023年8月,他通过石家庄诚地人防防护设备有限公司捐款3万元,为彭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第一桶金”,让村级产业从“纸上蓝图”变为“田间实景”。郝庄乡代表张彦兵则用“铺路+筑基”的组合拳破解瓶颈,2023年捐款20万元硬化东郝庄村庄道路、添置党群服务中心桌椅,让产业发展有了“硬支撑”。2024年,北苏镇代表李江涛的36万元“路灯捐赠”成了产业带的“致富灯”——马桥通郭庄路沿线灯火通明,不仅照亮了运输车辆的夜行路,更推动了绿色家居产业带的发展,让“一盏灯照亮了一片产业”。

  二、以生态为韵,绘就宜居新画卷,代表当好“美村匠”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代表们守护的生态愿景。他们以“美丽乡村建设员”的身份,从“清违建、绿亮美”到“守红线、护生态”,让乡村在蝶变中焕发宜居新面貌。

  里城道镇代表李永涛的“三年亮化路”温暖人心。2023年捐3万元为村庄装上路灯,2024年投资4万元打通断头路,2025年再送5.5万元米面油关爱老人,让“光明”与“温情”洒满乡间。大陈镇代表刘国强2024年捐款6万元整治人居环境,无极镇代表刘继鑫2024年捐款2.8万元为柳见、佛堂、柴城村添置垃圾桶,推动“垃圾分类”从口号变为村民习惯。

  “饮水安全”是代表们牵挂的民生要事。2023年张段固镇代表翟印从捐赠的大型净水机,让耿家庄村民喝上“放心水”;2024年张段固镇代表耿广磊再捐净水设备,将“健康守护”延续。无极镇代表张建续2023年捐1万元整治里家庄村环境,富创化工刘力江同年捐1万元美化房家庄村貌,推动“一村一景”渐成现实。

  市人大代表、农业局技术专员程翠联的“田间课堂”更显珍贵。每逢防汛抗旱、病虫害防治关键期,她总带着农技手册深入田间,手把手教农户科学种植,用专业守护“田畴沃野”,让生态优势转化为丰收底气。2024年底,全县213个村中,105个村建成了省级和美乡村,正是代表们与群众共同绘就的生态答卷。

  三、以文化为魂,文明新风拂乡野,代表甘做“传薪者”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密码”。代表们以“移风易俗引导员”“文化传承守护者”的身份,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让文明新风“树起来”。

  教育帮扶“接力赛”持续升温。2023年,高勇、谷浩、侯旭东等10名代表,“情系实验、金秋助教”,共同捐款30万元为实验初中教师购买羽绒服,成为当年最大单笔捐款;2024年,许平贵、韩金豹等5名代表,共同捐款20万元为无极中学教师购买羽绒服;无极镇代表刘进周组织人员为实验小学捐赠空调120台;郭庄镇代表李俊雪捐资助教15.3万元,涵盖奖学金、书籍、设备;郝庄乡代表范永军连续三年捐款18万元支持教育;市人大代表朱庆党捐资3.5万元为姚家营小学修屋顶、添器材,让教室更亮、笑脸更甜。这场“爱心接力”从未间断。三年来,各级代表累计为教育事业捐款200余万元。

  移风易俗的“软治理”浸润民心。角头村党支部书记、市人大代表朱军占推动修订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风尚;齐洽村党支部书记、市人大代表李亚军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组建文艺队、书画社,年办活动20余场,让“文明乡风”吹遍村落。2024年郝庄乡代表裴建军、司为立各捐款1万元支持战鼓队,2025年郝庄乡代表张军伟赞助燕赵残疾人艺术团1万元演出,让乡土文化“活态传承”。

  四、以治理为要,织密基层防护网,代表巧做“解铃人”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代表们以“矛盾纠纷调处员”“社情民意传递员”的身份,用“铁脚板”走遍村庄,用“真性情”化解难题。

  马桥村党支部书记、市人大代表马杰的“200万元民生账单”写满担当:改善学校环境促教学、修4000米排水渠解内涝,拓4条主干道畅交通,建微型消防站护平安,聘交通疏导员保畅通,让“急难愁盼”件件有回音。大陈镇代表张玉林累计30余万元助力集体经济,同时还积极参与村庄治理的各个环节,在矛盾调解中“一碗水端平”,让“小事不出村”成常态,为乡村的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基础设施的“微改造”暖民心。2023年郝庄乡代表王忍册捐3.5万元修东北远村路;2024年无极镇朱同彬捐1万元换村内路灯,里城道镇张换娣捐1万元修活动广场地面,让“民生工程”办到群众心坎上。东侯坊镇刘彩占、方义龙2024年各捐垃圾桶30个,用“小投入”撬动环境“大改善”,推动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五、以民生为本,点滴实事聚民心,代表甘为“勤务员”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落脚点”。代表们以“民生事务代办员”的身份,从“一老一小”到“急难愁盼”,用点滴实事筑牢“幸福基石”。

  教育托底的“暖心人”。2023年王军国捐资9万元、付国锋、韩增立各捐2万元资助困难大学生,李会坡捐资40万元助力20户困难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毕业,让“从小学到大学”的关爱无缝衔接。

  困难群众的“及时雨”。东侯坊镇代表刘宸源,向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捐款183万元,借助专业力量扶危济困。南流乡刘海涛、马建力各捐1万元为低保户采购过冬物品,郝庄乡张友强捐100台电暖器温暖民心;2025年南流乡张朋9.8万元为环卫工人送藿香正气水、水杯、扇子,用“清凉物资”传递“点滴温情”。

  增收致富的“金点子”。里城道村代表李立强带领金茭菱公司发展订单农业,农业全产业链日益完善,带动100余户种植大户年增收1.5万元,订单农业的规模逐年扩大,真正实现了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农民代表带头种中药材、搞蔬菜大棚,“代表+合作社+农户”模式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李永涛代表连续三年为70岁以上老人送米面油,让“老有所养”触手可及。

  六、机制为纲,筑牢保障强根基,同心共绘振兴图

  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将主题活动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抓手,不断健全机制,强化保障,以“制度之力”护航活动走深走实。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常委会主任分包乡镇,乡镇人大主席团同步建立组织机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推行“月调度、季评比、年总结”机制激发活力;“五好、十员”“五带头、四个一”载体明确方向,领导干部代表调研指导、专业技术代表传经送宝、非公经济代表帮村兴企,形成“省、市、县、乡四级代表齐发力”的生动局面。2023年以来,累计召开调度会、推进会、现场会等26次,持续激发代表参与热情。活动开展以来,无极县各级人大代表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坚定前行。他们以持久的热情、不懈的努力,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贡献智慧,成为乡村振兴战场上的先锋力量。

  宣传矩阵持续发声,县融媒体中心、人大网站、《工作简报》讲述代表故事80余期,深入报道代表们的先进事迹,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让人大代表在乡村振兴中的好声音越传越远,新作为越来越深入人心。意见建议“收集-办理-反馈”闭环机制高效运转,224条建议全部办结,满意率100%,让“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地生根。

  春潮涌动处,扬帆奋进时。“人大代表在行动、乡村振兴当先锋”主题活动已成为无极人大工作的“金名片”。站在新起点,全县人大代表将继续以初心赴使命、以实干显担当,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续写新的华章,让“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治理优、百姓富”的美好愿景在无极大地开花结果!

 

 

责编:陶楠
 
 
:::::  关于本站 | 业务推广 | 本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燕赵人民代表网 www.yzdb.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1-87803958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zdb@163.com
ICP备案号:冀ICP备13010025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10402000951   许可证编号:冀新网备132016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