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共青团河北省委、共青团北京市委和共青团天津市委主办,共青团石家庄市委等单位承办的“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京津冀青少年交流活动,日前在石家庄展开。
来自三地高校的200余名青年师生通过三天实地研学、文化体验和深度交流,亲身感受河北石家庄深厚的历史底蕴、澎湃的发展活力和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刻领悟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紧密联系。
石家庄解放纪念馆,记录着那段独属于石家庄的峥嵘岁月。青年师生来到这里,沉浸式观看红色实景剧《石家庄1947》。“这不仅是硝烟弥漫的实景剧,更是由无数平凡身躯与炽热灵魂共同筑就的伟大史诗,我仿佛亲身浸染在了那烽火连天的岁月之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高如燕激动地说。
在革命圣地西柏坡,青年师生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和中共中央、中央青委及各部委旧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硕士研究生卢晨希在西柏坡纪念馆前驻足良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诞生于平山县,为党而生、因党而兴,与革命烽火同频共振。这是一次寻根溯源的精神淬炼。未来,我将深入基层做好送法下乡、普法宣讲和反诈宣传,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经过革命传统精神的浸润之后,大家的目光投向了壮阔的未来画卷。
步入石家庄城市馆,巨型城市沙盘在光影变幻中次第展开,宛若星河落地。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本科生潘磊激动万分,“‘人民城市为人民’从来不是一句口号。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舞台,未来,我将为城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石家庄电子信息产业展示中心,青年师生了解了石家庄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和无限的创新可能。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牛寅晨说道:“当亲眼看到国产芯片、5G通信设备、智能工业机器人等成果时,内心倍感振奋。这些技术不再只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是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生动写照。”
当青砖古塔的轮廓在晨曦中渐次清晰,青年师生踏入了“古建艺术宝库”正定古城。北京科技大学未来城市学院本科生王一博说:“我仿佛穿越时空,与千年历史撞了个满怀。凭栏远眺古城中轴线尽收眼底。每一处飞檐斗拱都是凝固的乐章。抚过斑驳的城墙砖石,仿佛触摸到自春秋至明清‘畿辅重镇’的文明年轮。”
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里,青年师生领略到了“中国好药·石家庄造”这个品牌的深厚底蕴与崭新抱负;河北博物院恢宏的展厅里,《燕赵瑰宝熠中华——冀藏“国宝”文物展》如一幅文明长卷徐徐展开;在正定县塔元庄村,青年师生远眺滹沱河畔,碧树掩映白墙黛瓦;近看智慧农场,科技赋能稻菽千重;在平山县北庄村,青年师生深刻领悟“团结奋斗”这一朴素真理的巨大力量……三地高校师生在研学途中、交流会上积极互动,围绕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产业协作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进一步激励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伟大实践,展现青春作为,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