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霍相博)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小摊点数量多、分布广,在方便群众生活、发展地方经济、推动群众创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日,《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提请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
据了解,《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自2016年实施以来,对规范我省“三小”生产经营活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现行条例部分条款已不适应当前食品安全治理的新形势、新挑战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为此,我省于去年启动了条例修订工作。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条例修订草案强化了监管措施,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和记录进货方相关信息,建立健全食品追溯制度。同时,调整“三小”生产经营食品负面清单,进一步明确了违反禁止生产经营行为的法律责任。
如何推动“三小”业态向规范化、集约化、品牌化转型,是此次条例修订的重点之一。条例修订草案鼓励和支持“三小”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固定场所经营,或者在指定的临时经营区域、时段经营;通过业务培训、就业帮扶等措施,鼓励和支持“三小”改进生产经营条件和工艺技术,创建知名品牌。
为激发“三小”主体活力,条例修订草案还进一步简化登记备案流程、降低经营门槛。据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条例修订草案拟对符合条件的小餐饮颁发登记证时间和小作坊、小餐饮登记证有效期等进行调整,并通过行政指导、示范引导等柔性执法方式,督促“三小”主体依法经营。
审议过程中,部分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还对强化职能部门协同、增加登记前宣传告知和减罚免罚清单等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目前,条例修订草案中的具体条款正在加紧修改完善,所形成的二次审议稿将提交省人大常委会会议继续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