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人民代表网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首页
人大要闻 国内综合 聚焦河北 市县人大 立法经纬 监督纵横 代表履职 社会
法治时空 本网专栏 警方视野 检察平台 法院在线 基层动态 财经 文教
燕赵人民代表网>>检察平台

大名县检察院探索“家门口”精准帮教新路径

来源:河北法治网   作者:赵 曼  2025-8-15 10:36:16

  大名县检察院探索“家门口”精准帮教新路径

  助三名涉罪未成年人圆梦大学

  大名县人民检察院依托“检察驿站”,深度融合司法社工专业力量,对三名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精心设计并实施了一套“家门口”精准帮教方案,引领他们重归正道。今年,这三个孩子全部成功考入大学,用崭新的学业起点印证了精准司法保护的力量。

  该院坚持“一案一评估、一人一方案”原则,多维度开展社会调查,由司法社工主导,利用“1+3”调查工作机制,深入三名未成年人家庭、所在社区、原就读学校,进行全面社会调查。通过专业访谈、心理量表测评、过往行为追溯等方式,系统梳理每个人的犯罪原因、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业基础、家庭支持状况及风险隐患点。他们了解到,苗某某因交友不慎、法律意识淡薄而冲动犯罪,但学业基础尚可且有体育特长;范某某因家庭监管长期缺位、沉迷网络导致行为失范,但逻辑思维能力较强;董某某则因亲子冲突激烈、自我认同感低引发偏差行为,动手实践能力突出。随后,由检察官、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组成评估小组,为三人分别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方案核心目标明确指向行为矫正、价值观重塑、能力提升,特别是学业恢复与升学准备及家庭功能修复,并设定清晰的阶段性任务指标。方案中司法社工的角色任务、帮教频率、驿站资源使用计划、家校社协同机制均得到细化明确。

  该院在全县所有乡镇、社区设立检察驿站或者驿站窗口,驿站设有图书角、简易沙盘、谈话区等,真正实现“家门口”服务,为社工帮教提供便捷、亲和、持续的支持环境。相较于前往检察院或特定司法场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时空成本,驿站轻松、温馨的环境设计显著降低了孩子们的抵触与焦虑。社工在驿站定期与三个孩子进行深入个案访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专业技巧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依托驿站,社工成功为苗某某联系了社区青少年宫的免费武术辅导班,为范某某引荐了无人机俱乐部的专业培训,为董某某对接了大学生志愿者提供的计算机编程兴趣小组。此外,驿站为开展家庭治疗、亲子沟通工作坊提供了理想空间。社工与家庭教育指导师,多次组织三名未成年人及其父母进行会谈,聚焦家庭沟通模式改善、有效监管技巧学习、情感连接重建,逐步修复或强化了家庭支持系统这一关键要素。

  检察官积极与三人原属或拟转入的学校沟通,阐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及帮教意义,争取校方理解支持,妥善解决学籍保留、复课安排、学业衔接等关键问题,为升学扫除障碍。司法社工运用同理心、尊重、无条件积极关注等原则,与三名未成年人建立了稳固、信任的专业关系。针对各自的犯罪诱因和偏差认知,社工持续开展个体化干预,对苗某某强化法律后果认知与冲动控制训练;对范某某聚焦网络成瘾干预与时间管理、目标设定能力培养;对董某某则着重于自我价值感提升、情绪管理及冲突解决技巧学习。结合评估发现的潜能,社工引导他们思考未来学业和职业方向,协助制定切实可行的升学或技能学习计划。

  在精准帮教方案实施及考验期届满后,三名未成年人发生了显著蜕变。三人均深刻认识到自身行为错误及法律后果,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显著增强,不良行为模式得到有效矫正,未出现再犯情况。最终在考验期结束后,三人均被心仪的大学录取,开启了符合各自兴趣与能力的高等教育新篇章。

责编:李宏鹏
 
 
:::::  关于本站 | 业务推广 | 本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燕赵人民代表网 www.yzdb.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1-87803958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zdb@163.com
ICP备案号:冀ICP备13010025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10402000951   许可证编号:冀新网备132016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