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人民代表网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首页
人大要闻 国内综合 聚焦河北 市县人大 立法经纬 监督纵横 代表履职 社会
法治时空 本网专栏 警方视野 检察平台 法院在线 基层动态 财经 文教
燕赵人民代表网>>理论研讨

着力发挥人大制度优势 不断加强“四个机关”建设

来源:燕赵人民代表网   作者:孔亚超  2025-8-20 9:52:3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成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的重要论述,丰富和拓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内涵,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深刻领会“四个机关”建设的丰富内涵

  (一)“四个机关”建设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引领。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安排,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从“政权机关”到“权力机关”,从“国家权力机关”到“三个机关”,再到新时代新征程“四个机关”,彰显了不同历史时期、历史阶段党的领导下人大及其常委会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初心使命和人大的性质职能始终没有变。“四个机关”的定位,赋予了人大制度和各级人大新的内涵、新的任务、新的要求,为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注入了新的动力,对充分保证人民各项权力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方面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具有重要意义,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发展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四个机关”建设是人大依法履职行权的有力支撑。“四个机关”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做好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法治保障。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要充分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履行法定职责,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认真做好监督、决定、任免等各项工作,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发挥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职能作用。

  (三)“四个机关”建设是加强人大自身建设的根本遵循。“四个机关”更加充分体现出人大机关的政治属性、民主属性、法治属性、人民属性,是一个系统全面、逻辑严密、贯通衔接的整体。做好人大工作,自身建设是关键,擦亮新时代人大工作底色是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作用的必然要求,也是“四个机关”建设的鲜明要求。从政治建设抓起、从素质能力强起、从纪律作风严起,着力提升履职能力、凝聚整体工作合力,“四个机关”建设,增强了做好人大工作的底气、探索创新的锐气、奋进新征程的朝气,为推动人大工作不断向上向前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牢牢把握“四个机关”建设的定位要求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定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行依法治国的制度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也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和基本前提。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党领导下的重要政治机关,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绝对服从党的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夯实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四个机关”政治基础。

  (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建设中保证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要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出了根本遵循。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自觉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守人民立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工作的全流程中逐项覆盖“全过程”的基本要素,广泛汇集“全过程”的民心民意,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彰显中国式民主道路的显著优势。

  (三)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对人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重要要求,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的重要体现。人大的立法、决定、任免、监督等职权,都是宪法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在“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上下功夫,始终围绕发展大局依法履职,全面提升人大履职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树牢“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理念,持续释放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动力,切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路举措,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四)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定位。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代表机关的定位体现了人大的人民属性,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转化为人大机关法定职责的理论依据。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进一步树牢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就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有效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植根人民群众的显著优势,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不断加强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更好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全面推进“四个机关”建设的生动实践

  遵化市人大常委会立足“四个机关”建设,着力发挥制度优势,不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水平,全面提升人大工作质效,奋力书写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打造忠诚担当的政治机关。一是持之以恒强学习。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摆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二是毫不动摇跟决策。坚持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市委决策部署作为重要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人大依法履职与推动市委决策贯彻落实更好结合、人大重点工作与全局中心工作更好融合、人大职能优势与代表主体作用更好聚合,积极参与市委安排的各项重点工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三是不折不扣抓落实。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及时向市委报告人大工作中的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大决定和重要活动。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有机统一,依法决定重大事项,通过法定程序将市委的主张转化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确保市委决策部署在人大工作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以人民民主为导向,打造坚强有力的权力机关。一是拓宽民主渠道。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在市乡两级稳步实施,街道居民议事制度持续深化、渐趋完善。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各级代表参加常委会组织的监督活动,实现代表参加重要监督活动“全覆盖”,把人民民主具体地、现实地落实到人大工作中。二是搭建民声平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广开言路、问计于民,在开展工作评议、专项监督等工作中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利用微信群等形式,广泛征求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代表进“家”入“站”倾听群众呼声,聚民智、保民生、解民忧,确保人大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三是增进民生福祉。紧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积极回应群众对教育、医疗、住房、食品、环境、就业等的高度关注,深入调研、加强监督,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以依法履职为根基,打造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关。一是强化监督重点。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确定监督项目时,坚持把市委关注、群众关切的问题作为人大监督的着力点;在工作方式上,坚持开门监督,充分听取广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在工作重心上,坚持问题导向,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在工作流程上,坚持全流程全要素监督,力求取得让人民满意的效果。二是强化监督刚性。锚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改革攻坚的难点、群众意见集中的热点,选择市委有要求、政府正在做、群众有期盼的事项精准监督、大胆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综合采取工作评议、专题询问、执法检查、听取报告等方式,打出一套监督工作“组合拳”。三是强化监督质效。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听取审议了市监委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报告,市政府医疗保障、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等报告,开展了《河北省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条例》《河北省供热用热管理规定》执法检查,执法检查,回应了民意民声,促进了问题解决。

  (四)以服务人民为宗旨,打造亲民为民的代表机关。一是突出代表主体地位。尊重代表主体地位,不断提高代表工作水平,着力培育学习型、调研型、务实性、担当型人大代表,组建代表与选民互相联系的梯形联系网络,组织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述职,积极引导代表当好群众“代言人”、唱响履职“好声音”,为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二是提升代表服务温度。丰富代表活动形式,科学安排代表履职培训,完善代表履职平台,激发代表履职热情。组织开展了省市县人大代表“法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双提升”培训,宣传代表履职先进事迹,发出代表正面声音,在“四个遵化”建设中率先垂范、担当作为、倾力奉献。三是高效办理代表建议。突出“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采取重点督办、分工督办、评议督办、实地视察相结合的方式,将民生实事项目和代表建议督办工作贯穿全年,着力提高代表参与率、问题解决率和代表满意率,切实让人大代表的“好声音”变成政府部门的“真行动”,不断提升“四个机关”建设水平。(作者单位:遵化市人大常委会)

责编:檀旭涛
 
 
:::::  关于本站 | 业务推广 | 本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燕赵人民代表网 www.yzdb.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1-87803958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zdb@163.com
ICP备案号:冀ICP备13010025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10402000951   许可证编号:冀新网备132016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