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开展“大走访”解决疏解发展难题
干部下沉到一线 项目推进实打实
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郝金钰 记者刘光昱)近日,雄安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与菜鸟集团正式签约,全球电商物流巨头在雄安的跨境保税仓项目落地,成为新区开放型经济的一个标志性项目。
据介绍,从首次洽谈到最终签约,雄安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与商务投促局、雄安海关等单位组成项目专班,实行“周周看、家家到”工作法,连续15周密切跟踪服务企业,最终促成项目顺利落地。
今年以来,雄安新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下沉到一线,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坚持对重大项目、疏解对象和经营主体开展“周周看、家家到”活动,协调解决疏解发展难题900余个。
雄安新区营商环境局干部郝梦然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大走访”中了解到的企业诉求:中矿金石实业公司对“双盲”评审政策理解不深,大唐集团置业公司困扰于远程异地评标系统适配,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急需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专业指导……
了解情况后,雄安新区营商环境局干部带着相关政策汇编,10次进入中矿金石、大唐置业等企业,详解“双盲评审”、远程异地评标新政。新区创新实施的“交易政策宣讲员、招标业务辅导员、营商环境监督员”机制,助力22家疏解企业顺利完成招投标流程优化,项目招标前期准备时间平均压缩15天到20天。
“之前办理税务迁移还需京雄两地跑,如今从北京迁出以后,线上向雄安税务部门提交信息,即时就可以办理接入。”华能集团财务部相关人员说,今年4月,雄安新区税务局给他们介绍了“税务迁移预检”创新功能,迁移时间从平均15天缩短至3天,迁移过程实现全流程网办。
把“办公桌”搬到基层一线,现场解决难题。在第五组团大学城建设现场,220千伏高压线路切改工程曾让项目方忧心忡忡。原计划87小时的停电时间,经过雄安新区改发局与国网雄安供电公司组织专家23次现场论证,最终优化至12小时,减少施工延误损失超千万元,更保障了周边3个居民区正常用电。
将常态化的走访转化为长效化的创新机制。建设和交通管理局首创“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制度,实现四所高校雄安校区等疏解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党群工作部牵头构建“四步三到位”模式,党员干部主动送政策送服务,疏解单位按需“点单”,责任单位高效办结,牵头部门跟踪评效;启动区管委会实行“一统筹、两扎口、三机制”项目管理模式,高效协同解决各类问题6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