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的日子。20年前的这一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安吉余村考察调研,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
为筑牢生态安全防线、夯实绿色发展根基,近日,栾城法院环境资源法庭组织新入职干警走进东环外集市,用方言土语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法》普法宣传,以接地气的法治服务,推动生态保护理念深植百姓心田。
东环外集市以宠物交易为主,鸟类售卖占比高,部分群众因法律知识欠缺,存在捕猎、贩卖野生珍奇鸟类的违法风险——这不仅威胁生物多样性,更可能破坏区域生态平衡。针对此问题,干警们主动打破法律与群众间的 “语言壁垒”,将审判工作中的“法言法语”转化为乡音土话。
“老乡们,随便捕猎、贩卖野生动物,既伤了咱栾城的生态,还得负法律责任嘞!”干警们结合真实案例,耐心向老乡讲解法条的意义,既讲清“不能做什么”,更说明“保护生态家园,守护长远发展”的意义。前来逛集村民们纷纷表示:“这乡音讲法听得明白!原来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环境,环境好了,咱日子就越来越好,以后肯定照法律来,不做伤害生态的事。”。
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两山”理念不仅深刻改变中国,也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球探索凝聚共识、指明路径。此次乡音普法,既让法律贴近群众,更促进了“法院引导、群众参与”保护合力的形成。未来,栾城法院将持续深化“接地气”普法模式,以法治护航野生动物保护,为打造生态安全防线提供坚实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