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槌在庄严法庭内起落,清脆敲击声里,是非曲直被一一敲定。而审判庭大门外的另一方天地,司法警察们正用使命与责任,书写着一个个温暖的司法故事……
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工作日,易县法院审判庭回廊里人来人往,脚步穿梭不停,人们或是为解纠纷而来,或是为追公正奔走。巡逻法警老陈路过第六审判庭,看见了怀抱三周岁孩童的赵女士——孩子被陌生环境的严肃气氛唬得小脸皱巴巴,满是委屈。赵女士来回踱步,哄娃的同时频频望向法庭,眉头拧成了“川”字。
老陈轻步上前,询问得知:赵女士因家中突发状况,无人看顾孩子,无奈之下,她便带着孩子来参加庭审。了解情况后,老陈迅速向领导汇报,考虑到赵女士的实际困难与庭审保障需求,他主动提出开庭期间帮忙照料孩子。赵女士起初仍有犹豫,老陈拍着胸脯承诺:“我是司法警察,您就放心把孩子交给我,孩子要有啥情况,我随时给您传话。”见赵女士依旧担忧,他又指着不远处的调解室:“我抱孩子在这儿玩,您开完庭一出门就能找到。”赵女士看着老陈真挚的面容和一身庄严的警服,果断把孩子交给了他,转身走进了审判庭。
老陈抱着孩子进了调解室,先将空调调到适宜温度,又让同事拿来干净软垫铺在椅子上,用抑扬顿挫的声音绘声绘色地讲起故事。孩子起初还带着哭腔,小脑袋扭向一边,没一会儿,就被老陈的故事吸引,渐渐开始与其互动。
对赵女士而言,这一小时庭审格外漫长且煎熬,可当她焦急的冲出法庭时,看见老陈正笨拙又专注地和孩子玩拍手游戏,孩子的清脆笑声在回廊里传开,赵女士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赵女士放轻脚步走近,孩子瞬间飞奔扑来:“妈妈,陈叔叔讲故事可好听了,还陪我做游戏呢!” 赵女士蹲下身抱住孩子,眼眶发热:“陈警官,太感谢了!要是没您帮忙,我根本没法安心开庭……” 老陈笑着摆手:“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司法警察既要守护法庭秩序,更得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您能安心把庭开完,我们的工作就算做到位了。”
法院法警帮忙照看孩子,看似是件不起眼的小事,实则传递着司法的温暖与关怀。法律不只是冰冷的条文,背后是司法工作者对群众冷暖的洞察,是把“司法为民”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的点滴。每一次耐心倾听,每一次及时援手,每一个善意举动,都在悄然拉近司法与群众的距离,让人们感受法律威严的同时,也触摸到法治背后的人文温度。
像老陈这样的司法警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岗位上,用责任与温情为群众撑起一片晴朗天空。正是这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 “小事”,汇聚成司法温暖的洪流,让公平正义以更可感、更贴心的方式来到群众身边,也让法治的光芒,因这份温暖愈发璀璨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