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人民代表网讯(王利锋)今年前七个月,石家庄国际陆港中欧班列开行629列,内陆开放通道的强劲活力,正源源不断地为河北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坚实动能。
数据显示,2025年1月-7月,石家庄国际陆港累计开行中欧班列629列,发运标箱63744个,货重77.8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0%、127%、207%。其中,去程班列242列,回程班列387列,去回程比为1:1.6,继续保持“重车去、重车回”的良性循环,运输效率进一步提升。
成绩亮眼,取得却并非易事。“面对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等挑战,我们创新业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拓展货源组织,推动通道能力稳步提升。”石家庄国际陆港总经理刘金朋说。
今年以来,石家庄国际陆港以获批华北区域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为抓手,通过“四向八口岸”主干物流网络布局,畅通中欧班列中、东、西、南四大主通道,日均到发班列三至四列,实现与亚欧大陆主要节点城市的高效联通。
与此同时,一系列业务创新举措也在发力。
石家庄国际陆港在京津冀推出首个中欧班列多品名集拼业务,率先启动出口货物铁公多式联运业务;打造“黄骅港—石家庄—莫斯科”海铁联运示范线路;积极拓展中亚、东盟和俄罗斯等地区的回程货源,将国外优质饲用小麦粉等大宗商品源源不断运回国内,形成“去程载中国制造,回程运丝路洋货”的稳定结构。
为帮助中欧班列跑得快、跑得稳,海关和铁路部门也在协同赋能——石家庄海关所属鹿泉海关创新叠加“铁路快通+直装直提+提前申报”通关便利化措施,帮助企业减少物流时间2-4天,每列可最大节约物流费用20000余元。石家庄铁路物流中心持续优化班列运输组织,通过预配空车提前2小时到位,海关查验与集装箱装车平行作业等措施,将重箱上站至发运全程压缩至4小时内。
“跨部门协同联动,让石家庄国际陆港保持了班列的持续增长”。刘金朋表示,将继续深化与海关、铁路等部门的合作,高质量建设华北区域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不断优化线路和货物配置,推进境外通道多样性建设,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和转运效率,助力河北外向型经济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