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
着眼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快速增长趋势,实施方案提出了3个方面9项重点任务,明确到“十四五”末,河北全链条安全标准整体推进实施,重点场景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加强;到2030年,基本构建安全标准健全完善、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建设运营科学规范、监管机制更加完备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安全体系,更好地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提高充电设备产品质量水平方面,强化安全技术标准要求,全面推进落实《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安全要求》《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指导充电设备相关企业不断提高规范化水平。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推动实施对充电桩产品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提升充电桩产品的质量水平;将充电桩产品纳入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加强充电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发现制售假冒伪劣充电桩产品的依法严厉查处。
在强化规划建设管控方面,推动实施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项目规范工程建设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充换电设施项目的规模、布局、功能、性能等要求以及工程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和报废等环节的关键性技术措施。加强居住区充电设施配建管理,加强新建住宅项目规划报批、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等环节监督,确保固定车位按图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既有居住社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配建。加强公共充换电场所建设管理,严格开展公共充换电站建设选址,不应设在剧烈振动、高温、低洼积水场所,避免多尘、腐蚀性气体和潜在危险,安全疏散和消防设施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督促充电运营企业参照有关标准自行组织竣工验收,重点检测防雷接地、设备绝缘,确保设施投运后稳定、安全和可靠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