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教师培养结构、提升专业能力素质,多措并举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截至2024年,我省共有专任教师110.5万人。
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根本指引,师德师风建设是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工作基石,事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我省将弘扬教育家精神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总抓手,不仅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更着力让这种精神浸润到教师成长的每一个环节。
在师范院校,课堂正在悄然变化。以教育家精神为核心的师德培育课程矩阵逐步建立,《教育家精神与新师范教育》等新课程走进课堂。燕赵基础教育名师讲堂、师德故事会等浸润式第二课堂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未来教师的职业理想。一份份记录着志愿服务、乡村支教经历的“师德成长档案”,纳入师范生培养、评价体系。
榜样的力量无穷。通过“讲述我的育人故事”等活动,一批批师德典范脱颖而出。目前,我省涌现出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7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1个,尊师重教的氛围日益浓厚。
教师培养是教育事业的源头活水。河北省目前共有46所高校开设师范类专业,在校师范生18万人。
今年我省成功入选全国教师教育创新机制改革试点省份,为全省教师教育改革注入新动力。
我省优先选取燕山大学应用物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河北大学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4个师资雄厚、学科基础过硬的专业开展教师教育,强化教育学科与理工学科、人文学科的交叉融合,为高中培养一批学科素养扎实、创新能力突出的优质师资。2025年4个师范专业首次招生效果良好,在吸引优质生源上效果明显。
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不断扩大河北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培养规模,2025年招生规模较去年增幅达34.7%。2025年,教育部批准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在我省招生名额共167人,比2024年增加12.1%。
依托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开展中学在职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提升工作,首期培养300人。同时,优化教师教育院校布局,指导19所师范院校完成师范院校一校一策发展方案。
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的能力素质,是强师计划的核心。
2025年河北省争取“国培计划”中央专项资金1.566亿元,实现连续三年增长,争取“省培计划”资金4160万元。国培省培计划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园长5万人次。
针对乡村教育这一重点,政策的精准滴灌尤为明显。我省不断调整省属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结构,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整体缩减28.57%,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增加50%。同时,增加中学体育教师、小学科学教师培养数量。
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计划为乡村学校注入新鲜血液,经教育部批准,2025年计划为28个申报需求的设岗县招聘特岗教师1852人。
此外,“县中头雁教师”遴选工作扎实推进,28位教师被推荐至国家级平台,他们将作为领头雁,助力县域高中教育实现振兴。